张锡纯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

民国名医张锡纯治疗颈椎病(在中医范畴多属“项强”、“眩晕”、“痹证”等)具有丰富的经验,下面小编将先生的辩证思路,用药特点,医案汇总总结,分享给大家。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被誉为“至贵至宝之救命书”。他治疗颈椎病相关病证,思路独特,注重大气、肝风、气血的关系,用药精当,疗效卓著。

一、核心理论:

张锡纯认为,颈项强直、头晕目眩等症,不能单纯从风寒湿痹论治,其核心病机常主要是大气下陷与肝风内动:

1. 大气下陷,清阳不升:

“大气”:张锡纯独创的概念,指积聚于胸中,撑持全身,统摄呼吸和气血流通的阳气。相当于胸中宗气,但功能更强调其“升举”和“支撑”之力。
病机:若大气亏虚而下陷,则无力上达于头项,导致“清阳不升”。颈项失去阳气的温煦和支撑,就会出现酸痛、无力、僵硬。清窍失养,则发为眩晕、耳鸣、头痛。这是许多慢性颈椎病,伴有疲劳、气短、头晕的深层原因。

2. 肝风内动,上扰脑髓:

病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化风内动。肝风循经上扰于头项、脑髓,导致头晕、头痛、目眩、项强,甚至肢体麻木。这种“风”是内风,不同于外感风寒。
与大气的关系:大气正常,能斡旋全身气机,有助于抑制肝风上僭。若大气虚陷,对肝风的制约能力下降,会加重或诱发肝风内动。因此,大气下陷常与肝风内动并存,形成“本虚标实”的复杂局面。

二、常用方子

张锡纯治疗此类病症的方剂充分体现了其理论思想,常常是升补大气与镇肝熄风并用。

1. 升陷汤(代表方)

组成: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
君药:生黄芪——大补胸中大气,升举下陷之阳。
臣药:知母——凉润制黄芪之温燥,使升补而不助火。
佐使药:柴胡、升麻——协同黄芪升提举陷;桔梗——为“药中舟楫”,载药上行,直达胸中及头项。

主要用于辨证属于大气下陷为主的颈椎病。症见:颈项酸沉无力,头晕,气短不足以息,劳累后加重,脉象沉迟微弱。

2. 镇肝熄风汤(代表方)

组成:怀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杭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4.5g)。

君药:怀牛膝、生赭石——引血下行,降逆平冲。
臣药:龙骨、牡蛎、龟板、白芍——潜阳敛阴,镇肝熄风。
佐药:玄参、天冬——滋阴清热;茵陈、川楝子、麦芽——清泻肝热,疏肝理气,防重镇之品碍胃。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主要用于辨证属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为主的颈椎病。症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颈项强痛,肢体麻木,口苦,脉弦长有力。

3.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 振颓汤

对于兼有风寒湿邪、经络不通,表现为麻木、疼痛明显的,他常在补气活血(如重用黄芪)的基础上,加入通经活络之品,如全蝎、蜈蚣、乳香、没药等。振颓汤(生黄芪、当归、乳香、没药等)就是其代表,用于大气虚兼有瘀滞的痹证。

张锡纯常将升陷汤与镇肝熄风汤的思路结合,或在一方中兼顾两方面。例如,对于大气下陷兼肝风动者,他会在升陷汤的基础上,加入镇肝之品,如龙骨、牡蛎、白芍等,形成“升清阳”与“镇肝风”并行的独特治法。

三、治疗颈椎病经验总结

首重大气,不泥于痹:治疗颈项疾患,首先考虑大气是否充足、升举是否正常,而非一见项强就盲目祛风散寒除湿。

善辨肝风,标本兼治:深刻认识到肝风内动是导致眩晕、麻木的重要病机,镇肝熄风是治标的关键。常将补气升阳与镇肝熄风熔于一炉,解决虚实夹杂的矛盾。

用药精专,善用对药:

黄芪配知母:补气而不燥,动静结合。
柴胡、升麻、桔梗:组成“升提药队”,专攻大气下陷。
牛膝配赭石:引血下行,平冲降逆,力道雄厚。
乳香配没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痹痛有良效。

中西参合:张锡纯具有现代解剖学知识,他认为颈椎病与“脑贫血”、“脑充血”相关。大气下陷导致气血不上达于脑,类似脑贫血;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于上,类似脑充血。这种认识使其治法更具针对性。

四、医案分享

医案一:大气下陷,清阳不升型

症见:某中年男性,编辑职业。颈项酸痛、僵硬半年,抬头则缓,低头久坐则加重。伴有头晕,乏力,少气懒言,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舌淡苔白,脉沉弱。

辨证:大气下陷,清阳不升,头项失养。
治法:补气升陷,升举清阳。
方药:升陷汤加味。

生黄芪24g,知母9g,柴胡6g,桔梗6g,升麻3g,葛根15g,川芎9g。

方解:以升陷汤大补胸中大气,升提举陷。加葛根专入阳明,解肌升津,舒筋活络,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川芎上行头目,活血行气,止头痛。

结果:服药7剂,颈项酸痛、头晕大减,精神转佳。原方加减续服十余剂而安。

医案二: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型

症见:某退休干部,有高血压史。突发眩晕,如坐舟车,颈项强急,转头时眩晕加剧。面色潮红,口苦,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劲有力。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生龟板15g,生白芍15g,天冬12g,玄参12g,菊花10g,钩藤15g(后下)。

方解:重用牛膝、赭石引血下行;龙、牡、龟、芍潜阳镇逆;玄参、天冬滋阴;加菊花、钩藤增强平肝熄风之力。去川楝、茵陈等,因患者口苦肝火不重。

结果:服药5剂,眩晕显著减轻,颈强缓解。后继以滋水涵木之法调理善后。

医案三:大气下陷兼肝风内动(虚实夹杂型)

症见:某中年女性,体质素弱。颈项不适,时发眩晕,劳累后尤甚。伴有心悸、气短、乏力(大气下陷之象),但发作眩晕时又感头胀、心烦(肝风上扰之象)。舌淡红,边有齿痕,脉沉细弦。

辨证:大气下陷为本,肝风内动为标。本虚标实。
治法:补气升陷,佐以镇肝。
方药:张锡纯合方思路。

生黄芪18g,知母9g,桔梗6g,升麻3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生白芍12g,川芎9g,天麻10g。

方解:此方实为升陷汤与镇肝熄风汤的简化合方。用黄芪、升、桔补气升清治其本;用龙、牡、白芍潜镇肝风治其标;天麻祛风通络止眩,川芎上行头目,活血止痛。

结果:此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服药10余剂,气短乏力改善,眩晕发作频率和程度均明显减轻。

最后必须强调:由于个人体质需要辨证论治,绝对必须在执业中医师的全面诊断和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判断和抓药,以确保安全有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张锡纯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