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福教授细心观察,临证揣摩,确立治疗此类高血压病当以补养气血、调和阴阳为主,并指出调补气血时补药剂量宜大,以量变引起质变,才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虚性高血压病的目的。他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了专治本病的方剂,虚性高血压方和阴虚高血压方,分别侧重气血亏虚和肝肾阴虚。
药物组成:人参15g(另煎),当归20g,鹿角胶15g(烊化),龟板20g(先煎),熟地黄25g,枸杞子25g,菟丝子25g,牛膝25g,桑寄生25g,炒杜仲20g,山萸肉20g。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可通利血脉,当归补血活血,两药相合,气血相生,血脉恢复至原有状态,便于气血运行,共为君药;鹿角胶补肾助阳;龟板滋阴潜阳;熟地黄补血,配合人参使阴阳相调,增强补益气血的功效;枸杞子、菟丝子、牛膝、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山茱萸通利气血。
方中补益类中药药量偏大,使补益之力增强,意在快速调补气血,气血足则五脏安。全方共奏补气养血、滋阴助阳之功效,达到调气血、和阴阳以治疗虚性高血压病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虚性高血压病常伴脾胃虚损,故痰湿易见,原方熟地黄有滋腻之嫌,对痰湿较盛者可换用二至丸,这实际上也是“通达气血”的体现。
药物组成:生地黄20g,熟地黄15g,山茱萸20g,枸杞子15g,泽泻15g,女贞子15g,五味子15g,芦根15g,枳实15g,枳壳15g,甘菊花12g,知母12g,黄柏12g,麦冬12g,天麻10g,火麻仁30g,煅牡蛎30g,珍珠母30g,柏子仁20g,远志9g。
本方是在朱丹溪“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赵继福教授认为老年人肝肾之阴常不足,肝阳常有余,治疗当从虚论治,以滋补肝肾之阴为主。
方中以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补肾益阴为君药,内寓滋水涵木之意;枸杞子与菊花相须为用,既能滋肾,又能清肝明目;麦冬、芦根滋养肺胃,养阴生津,意在佐金平木;取二至丸君药“女贞子”滋肾养肝益精血,五药共为臣药。
同时,佐以知母、黄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泽泻泻相火、利湿浊,防熟地黄之滋腻;火麻仁润燥通便,枳实、枳壳行气通便,便通则火热之邪消退,乃釜底抽薪之意,间接达到清热平肝的目的;天麻主要取其平肝安神之效,再辅以煅牡蛎平肝潜阳、安神敛汗,珍珠母重镇安神,柏子仁养心安神兼能润肠通便,远志宁心安神,五味子收敛固涩。诸药合用,可使阴阳平衡,气血畅达,血压复常。
赵继福教授认为现代人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虚损广泛存在,虽然既往治疗关注点多偏于实性高血压,但虚性高血压患者当下也较为常见。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依证而行,病证结合,但针对虚性高血压人群却往往顾忌补益药升压,未从中医辨治本源出发,效果不甚理想。
赵教授认为虚性高血压病的根源在于气血阴阳亏虚,治疗应以补益气血、调和阴阳为主,且要兼顾构成因素的权重而施药,即识其病因病机,方能治病求本。人们常说“明道而后练技,熟理而后试方”,若要达到古人所说的上工境界,需要做到“师古而不泥古,扬新而不弃道”,才能真正做好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患者张某,男,46岁。2019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头晕,颈部僵硬1月余。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颈部僵硬不适,曾反复就诊于多家医院,以“颈椎病”治疗,效果不显,经朋友介绍来赵教授门诊就诊。
刻下症:头晕、颈部僵硬不舒服,后背僵硬,疲乏神倦,以下午两点以后上述症状更加明显,汗多,眼干,心悸,腰酸,半夜易醒,醒后不易入睡,饮食可,大便不成形。肌肉壮实,血压145/110mmHg,心率105次/分。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既往史:舒张压高病史1年,一直口服降压药,但舒张压仍不降,波动在100~110mmHg,平素时常熬夜工作。
西医诊断:高血压。
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气养血益肾。
方药:虚性高血压方。
人参15g,鹿角胶15g(烊化),龟板20g(先煎),熟地黄25g,枸杞子25g,菟丝子25g,牛膝25g,桑寄生25g,山茱萸20g,杜仲20g,当归20g。
7剂,水煎服,每剂取汁300mL,每天2次,每次150mL。
二诊(2019年9月10日):药后头晕及颈僵不适症状有改善,疲劳感减轻,夜眠易醒现象消失,自测血压下降,尤其以舒张压显著,波动在90~100mmHg,但服药后有腹胀,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白,脉细无力。在上方基础上加炒白术15g,砂仁15g(后下)以增强健脾消胀之力。14剂,服法同上。
三诊(2020年9月24日):药后偶有头晕症状,后背僵硬症状明显减轻,自觉精力较以前充沛,饮食、睡眠、大便均正常,收缩压正常,舒张压波动在90~95mmHg,遂自行停用降压药,但仍有颈僵、心悸、腰酸。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微弦。在上方基础上加生牡蛎50g,丹参20g,川芎10g。20剂,服法同上。
四诊(2020年10月14日):药后头晕、颈部僵硬、心悸、腰酸均消失,精力充沛,饮食、睡眠、大便均正常,近20天内均未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继服上方14剂,巩固治疗,服法同上。嘱患者服药结束后,如无不适症状,可不必复诊。3个月后随访,症状未再复发,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修元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