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涛诊治胸腔积液经验

陈伯涛简介:生于1916年,江苏南通市人,江苏省名老中医,祖传中医十代。曾就学于南京中央国医馆国医特别研究班,并受教于名医刘仲迈先生门下,专攻伤寒,在医学界离有盛名,授业弟子逾百人。《仲景方与临床》是其代表作。

陈伯涛诊治胸腔积液经验

甘遂苦寒有毒,《神农本草经》主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别录》“下五水,故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药徵》“芫花、大戟、甘遂,同是利水,而甘遂之效最胜矣。”

曾治姚某,男,52岁。4个月来,由感冒引起咳嗽,咳吐白沫痰多,入夜咳嗽自汗,纳少,唇干口燥。诊断为左侧胸腔积液。一度病情危急,经吸氧、输液等抢救治疗后,虽有所好转,但咳痰夜甚,呕痰盈罐,自汗纳少,形瘦神疲,一派正虚邪恋之象。诊其脉浮弦滑,舌苔薄黄。风痰互阻上焦,肺气失于宣达,予以加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处方:川桂枝 5g,炒白芍10g,鲜生姜3g,肥大枣 12g,炙甘草4g,川厚朴5g,杏仁10g,白芥子6g,芦根30g(去节)。先服3剂以宣肺、泄浊、达邪,药后咳吐白痰仍多,宗前方去芦根,加入制甘遂1.5g,甜葶苈4g,以泻水逐饮,泻肺涤痰。3剂药后咳吐白痰减半,痰转厚,痰鸣音渐次消失。一度腹鸣大便日行2次,伴粘液,病机有下行之渐,药证合拍,惜药力尚不够。原方制甘遂改2g,甜葶苈改5g,以增强药力。另加法半夏6g。再4剂而效,吐风痰大减,痰鸣音消失。大便溏泄夹粘液较多,每日行3~4次后,顿觉胸腹舒适,效不更方,原方加大麦冬9g,以清肺保津,服4剂而诸恙续减。咽部粘痰渐少,自汗减,胃纳开,微呕,口干不思饮。病日久而体气暗伤,遵《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旨。原方去制甘遂,加北沙参12g。续进5剂。胸腔积液既除,邪去正复,原法中加:炒白术 10g,茯苓12g,以运脾健中,转方清滋与健运并用,调理半旬而痊。

(吴擎添)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呼吸病》(2002)丨吴艳华  郭桃美主编。
•经方学会编校。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陈伯涛诊治胸腔积液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