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瘀血为什么会导致多汗
瘀血和痰饮一样,在人体中属于病理产物,是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在瘀血形成之后,又会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脏腑、组织、官窍、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引发新的疾病。瘀血和血瘀的关系:瘀血是病理产物,有一部分瘀血是血瘀导致的结果和产物。而血瘀属于病机,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瘀血的致病特点包括: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产生,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瘀血之所以会导致多汗症状的发生,与它的致病特点有关。
1.瘀血阻滞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系统的气机运行,导致其功能的异常。如果瘀血出现在心,会导致心的功能异常,影响心主血、心主脉和心藏神的功能,导致人体自汗和盗汗的发生。如果瘀血出现在肺,影响肺主气和主宣发、肃降的功能,会导致人体自汗的发生。如果瘀血出现在肾,影响肾的气化功能和主水功能,亦会导致人体自汗和盗汗的发生。
2.瘀血影响血脉运行,血液的运行和血脉的舒缩都会出现障碍,血液的运行障碍导致人体的脏腑、组织等不到气血的营养,脏腑、组织功能异常导致多汗;而血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可导致身体的潮热、洪热感觉以及虚热性多汗的发生。
3.影响新血产生同样导致人体脏腑、组织的营养障碍,血养气和血化神的功能障碍,导致多汗的发生。
4.瘀血导致的与多汗有关的病证繁多:瘀血化热,瘀血化热伤阴,瘀血伤阳。瘀血化热,邪热扰动汗孔,出现自汗;瘀血化热伤阴,导致机体出现夜间盗汗;瘀血伤阳,导致人体阳气不足,卫外不固,亦会出现自汗。
在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说: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他的这番见解,也为我们治疗顽固性多汗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和方法。需要强调的是,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汗证,必须有明确的血瘀征象和症状,才能有效。如果患者平素气血两虚而无血瘀之证,一味的活血化瘀会损害患者本就亏虚的气血,加重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