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标签:胡希恕

经方杂谈

父亲肝癌经方治疗的漫漫历程

admin阅读(103)评论(0)赞(0)

家父已逝,父亲生命的最后两年给我带来终生抹不去的痛楚记忆,初始求医问药的艰辛迷茫,依然在脑海中闪现,肝癌,这个癌中之王的疾病,突降父身,和很多与我有同样遭遇的家庭一样,陪伴父亲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苦痛中煎熬过来的,就像雅阁师兄说的一样,任何一个...

经方杂谈

胡希恕先生《温病条辨》约言录

admin阅读(267)评论(0)赞(0)

上焦篇约言录 温病的大意及其特征: 简言之即是热病。凡流行性感冒,偏于热证者均属之。《伤寒论》 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病初起即表里俱热, 故出此证候,以示与一般表证的不同。 本书谓温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亦以火性炎上、热...

经方杂谈

胡希恕、冯世纶两位经方大师治疗癫痫的经验

admin阅读(265)评论(0)赞(0)

经方治病强调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辨方证时结合痰饮、瘀血、食积等病理产物。总结胡希恕、冯世纶老师六经辨治癫痫经验,可见以下规律: 单经病少见,而以多经合病为主 癫痫病史较长,迁延反复,病情复杂,因此常见到症状寒热错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纵观...

经方杂谈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admin阅读(268)评论(0)赞(0)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

经方杂谈

胡希恕先生讲仲景脉学之“迟脉”

admin阅读(269)评论(0)赞(0)

主寒 《伤寒论》曰:“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143) 胡希恕先生释:妇人患太阳中风证而发热恶寒,七八日常为病转少阳时期...

经方杂谈

胡希恕总结临床选方“套路”

admin阅读(298)评论(0)赞(0)

经方治病的过程就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从大方向来说是证、法、方。第一步是辨证,而辨证就是辨病位、辨病性,第二步是根据证来确定法。第三步根据法来选方。我们把这三步细化为六步法,和我们的六经也保持一致,...

经方杂谈

如何准确应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

admin阅读(321)评论(0)赞(0)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17条:“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方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五味药物组成。酸枣仁属收敛性强壮药,尤其具有强壮神经、安神作用,取其补虚敛神以安眠,川芎、甘草、茯苓补中和血缓急,知...

经方杂谈

胡希恕讲伤寒(108):腹满谵语

admin阅读(295)评论(0)赞(0)

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这一条和下一条都有问题的,那么就这个证候呀,腹满谵语,是阳明病,胃不和者谵语嘛,腹满他里实,开始得的是太阳伤寒,腹满谵语就是传里了,传里发生阳明病了,但寸口脉呀还浮而紧,太...

经方杂谈

胡希恕讲伤寒(109):其腹必满

admin阅读(291)评论(0)赞(0)

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太阳伤寒,发热,表证呀,啬啬恶寒病在表,咱头前讲过了,伤寒发热恶寒嘛,啬啬恶寒就是表证的就是然啬啬恶寒,表证一个名字,大渴,里有热...

经方杂谈

《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治法

admin阅读(285)评论(0)赞(0)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中医学成就,其中尤以经方和辨证论治体系光耀千古,以至于书中其他医学成就不为中医学界熟知。实际上,张仲景在著作中还记录了丰富、实用、有效的外治方法,展示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 官窍外治法 官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