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谌予阴阳两虚消渴方

阴阳两虚消渴方(祝谌予)

【组成】:桂枝10g,山药10g,山茱萸10g,丹皮10g,泽泻 10g,生地黄 15g,熟地黄15g,茯苓 15g,葛根 15g,制附片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温阳育阴,兼以活血,火旺兼以降火。

【主治】: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即临床既见阴虚主症又见自汗,乏力,气短,畏寒肢冷,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胖,脉沉细或沉弦等阳虚的症状。糖尿病中医之阴阳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晚期。

【方解】: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多见于糖尿病中晚期,滋阴温阳益气是治疗的基本大法。本方中桂枝、附片温阳以补肾中命门之火,使其有升腾水液之功;山茱萸、山药、生地黄、熟地黄,则补益肾中之水,有清源长流之力;泽泻泻肾中浊热,丹皮泻肝中郁火,茯苓清脾经之热,则火降津生渴止;葛根则清热生津,能升中气,阳升阴降,有云行雨施之妙。总之,诸药相伍阴阳双补,则阴平阳秘,诸症自消。

【加减】:

1、肾阴虚遗精者,加知母、黄柏各10g;

2、足后跟痛加木瓜 10g,青黛5g;

3、尿淋沥不尽者,加生白果10g;

4、肝阴虚,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加枸杞子、菊花、青葙子各10g,草决明15g;

5、胁肋疼痛加茜草根、泽兰各10g,痛甚加玄胡、郁金各10g;

6、肺阴虚,渴饮无度加天花粉、蛤粉各30g;

7、胃阴虚,口中少津加玉竹15g;

8、不思饮食加乌梅、鸡内金各10g;

9、心阴虚失眠、健忘加女贞子10g,何首乌藤20g;多梦加白薇10g;

10、心悸加石菖蒲、远志各10g;

11、心火旺,加黄连6g,黄芩10g,连翘10g;

12、若口舌生疮加生蒲黄10g,升麻5g,蒲公英30g;

13、肝火旺,加柴胡10g,龙胆草6g;

14、肺热盛,加桑白皮15g,蛤粉30g,黄芩10g;

15、胃火旺,加生石膏30g,知母10g;

16、若牙龈肿痛出血加大小蓟、生蒲黄各10g;

17、消谷善饥加玉竹15g,生熟地黄各30g;

18、肺气虚,加大黄芪用量,可用至50~60g;

19、脾气虚,便溏加白术10g,生薏苡仁30g;

20、肾阳虚,阳痿加淫羊藿15g,阳起石30g;

21、腰冷加肉桂3g;

22、脾阳虚,便溏,大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且次数多加赤石脂、禹余粮各15g;

23、心阳虚,心悸,脉结代者桂枝可用至20g。

24、合并脑血管意外,半身不遂,属气血失调者,予以调气活血为主;

25、血压高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6、血压不高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27、合并冠心病,症见胸闷刺痛者,为气血瘀阻,脉络不通,加红花、羌活、川芎各 10g,赤芍、菊花各15g;

28、合并肾病蛋白尿者,加白花蛇舌草30g,川续断 10g,加大黄芪用量至60g;

29、镜下血尿者加生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大小蓟各10g,旱莲草、车前草、血余炭各15g;

30、合并尿道感染者,症见尿浊、尿热、尿频、尿急、尿痛等,为湿热下注膀胱,加萆薢30g,石菖蒲、乌药、车前子、滑石各 10g,石韦 15g;

31、合并末梢神经炎,症见四肢窜痛,皮肤灼痛者,为脉络不畅,加鸡血藤、络石藤、钩藤各15g,威灵仙10g(四藤一仙汤)。

32、合并脉管炎,症见患肢肿痛,指甲及肤色发暗者,加苏木、刘寄奴、地龙、红花各10g,穿心莲15g,鸡血藤30g;

33、合并视网膜病变,加青葙子、谷精草各10g,草决明30g,枸杞子10g,菊花12g;

34、眼底出血较重者加茺蔚子10g,大小蓟各15g。或云南白药1瓶分8份,日服2份;

35、合并皮肤感染,疖肿频生,为热毒蕴血,加黄芩、黄柏各10g,黄连6g,蒲公英、马齿苋各30g。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糖尿病》       (2002)丨范冠杰  主编。
•经方学会编校。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祝谌予阴阳两虚消渴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