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不要只会用吗丁啉,一个中成药入冬开始吃起来,脾胃强壮了

今天这个中成药分享给脾胃受损的老胃寒人群。

它的名字叫温胃降逆颗粒,从名字上就很好理解。温,温暖脾胃,降,让上冲的气机恢复下降的趋势。

所以这个药和胃寒,胃气上逆有关。由此引发的各种病症,小到恶心、反酸、胃胀、胃痛,大到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都在它的治疗范围内。

温胃降逆颗粒:肉桂、延胡索、牡蛎、小茴香、砂仁、高良姜、甘草、白芍。

高良姜和生姜、干姜属于同一大类,但高良姜更热一些,高良姜的热性可以直入脾胃,专攻里寒,给脾胃带来一股暖流。

小茴香辅助高良姜增强散寒之力,小茴香尤其擅长驱散脾胃里的寒,同时它还是一味芳香的药,可以醒脾,帮助恢复脾胃功能。

肉桂作用于肾,强壮命门之火,命门火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可以传输给脾乃至全身,相当于从源头上解决火力不足的问题。

延胡索“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帮助缓解寒邪犯胃,引起的疼痛。

白芍滋阴养血,加入白芍,可以防止温燥的药,高良姜、肉桂、小茴香等伤阴耗血,起到一个制衡的作用。白芍和甘草搭配,又能缓急止痛。

砂仁行脾胃之气,若胃气不降,则脾气不升,该下的下不去,该上的上不来,中焦一团气滞。砂仁疏通堵塞的气机,让气机顺畅运行起来,让胃气得降,脾气得升。

牡蛎是贝壳类药物,和普通的草木药相比,质地沉重,直接把上逆的气机压下去,现代研究发现,牡蛎还可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

为什么不直接用降逆的药呢?因为只有把产生逆气的虚寒的环境改善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医经常讲的治病治本。

那么温胃降逆颗粒,和我们之前分享的治胃寒的药,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药药如其名,降逆的作用比较强。

胃以降为顺,正常情况下,胃气应该往下走,食物、糟粕才能顺利下行,胃气不降,反而带着胃里的酸水向上返流,受酸性物质刺激,产生烧心、灼热感,但这时候我们往往容易误判为实热证,而误用寒凉药。所以这里特别提个醒。

对于脾胃虚寒证的判断,之前讲过很多次,这里再强调一下,脾胃虚寒的人,喜欢喝热水,吃凉东西就难受,用热水袋捂一捂会好受些。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滑。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温暖中医,原创文章,版权归温暖中医所有,侵权必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转载】不要只会用吗丁啉,一个中成药入冬开始吃起来,脾胃强壮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