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大半年补脾祛湿的汤药,血糖好不容易降下来,一场情绪波动又打回原形;明明和别人一样爱吃精米白面、不爱运动,为啥别人只是胖,自己却成了糖尿病“候选人”?
很多人把糖尿病的问题归结为脾虚、痰湿,觉得只要把“运化”的劲儿提上来,把体内的“浊物”清出去,血糖就能稳住。
但事实是,痰湿更像厨房里的油烟——只要“开火”(正常饮食代谢)就会产生,它是糖尿病的“帮凶”,却不是藏在幕后的“主谋”。
就像雨水本应顺着河道渗入大地,痰湿也该沿着经络正常代谢,顶多让下肢有点沉重、小便略黏腻。
可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河道”,偏偏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堵住——这股力量,就是“肝风”。
当代人谁不是被压力绷着?工作焦虑、生活琐碎,肝气长期像拧成一团的线,郁滞久了就会“生火”,火太旺又会催生出“内风”。
这股“风”看不见摸不着,却会裹着痰湿在体内横冲直撞:
原本该被脾土运化的糖分,被“风”搅得乱了节奏,堆积在血液里,血糖自然居高不下;情绪一激动,“风”势更猛,血糖也跟着“飙升”,还会捎带头晕手抖、口干口苦的毛病,看舌头是红的,摸脉象是又快又急的。
要是只盯着补脾祛湿,就像河道堵了只清淤泥,却没关上上游乱冲的“闸门”——肝风不停,痰湿永远会卷土重来,血糖怎么可能稳得住?
中医里说“治病要寻根”,控糖不是“扬汤止沸”:
光用黄芪补正气、黄连清燥热,不如先理顺肝气、平息肝风——用白芍柔一柔紧绷的肝,用钩藤压一压躁动的“风”,再搭配葛根把清气往上提、茯苓把浊物往下排,让代谢的“秩序”先恢复。
当然,糖尿病从来不是“千人一方”:
有人是肝郁化火太明显,有人还夹着瘀血的问题,药方得像量体裁衣,对着舌象、脉象和症状慢慢调。
但只要摸透了“肝风扰脾”这个核心病机,就不会在控糖路上反复绕远路——毕竟,找对了“推手”,才能真正把血糖“稳住”。
健康提示:本文提供的方法作为辅助调节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请遵医嘱进行血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