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个古方,可以调理痰湿重,也可以治脂肪瘤

今天介绍一个古方,叫橘核丸,最早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初衷是治疝气的,就是那种下腹坠胀、腹股沟疼的毛病。
但行医之后我发现它的本事远不止于此。很多痰湿重的问题,比如脂肪瘤、还有体检查出的血脂高、脂肪肝,只要病机对得上,用它调理,不少人都能感觉到变化。
橘核丸:橘核,炒枳实,姜厚朴,川楝子,炒延胡索,桃仁,肉桂,木通,海藻,昆布,木香。
现在也有中成药,叫茴香橘核丸/济生橘核丸,都是在橘核丸的基础加减变化来的。
为啥这方子能对付痰湿和脂肪瘤?得从方解说起。
我们先看橘核,《本草撮要》记载橘核,“味苦,入足厥阴经,功专行肝气,消肿散毒,腰肾疼痛。” 就是说橘核能疏肝气,还能消肿止痛。
海藻、昆布,在中医里是出了名的软坚散结药,它们能把痰湿聚在一起形成的硬块慢慢化掉,不管是皮下的脂肪瘤,还是血管里的血脂斑块,或是脂肪肝里的脂肪堆积,本质上都是痰湿瘀堵的结果,这几味药正好能戳中要害。
中医常说“气行则湿化”,痰湿重的人,大多也有气滞的问题,比如肚子胀、消化不太好、情绪抑郁低落。
川楝子能疏肝理气,解决情绪不畅导致的气滞;木香和厚朴能理脾胃之气,帮着消化,让脾胃有劲儿把痰湿运走。
痰湿堵久了,很容易和瘀血缠在一起,比如长脂肪瘤,或是血脂高的人容易头晕,舌下络脉青紫曲张,这都可能是淤堵的信号。
桃仁能活血化瘀,把瘀堵的血打通;延胡索既能活血,又能止痛,对付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很管用;木通则能通利血脉,让气血运行更顺畅,避免痰湿和瘀血越积越多。
最后是温阳的点睛之笔,肉桂。痰湿这东西,就像潮湿的墙角,得有阳光才能晒干,而“阳气”就是身体里的阳光。很多痰湿重的人,其实本质是阳虚体质,比如冬天特别怕冷、喝了凉水就拉肚子,这时候光化痰不行,得补点阳气。肉桂性温,能温补肾阳、温通经脉,给身体加把火,让痰湿更容易被化开,还能防止新的痰湿生成。
之前有个患者,三十多岁,肚子上长了好几个脂肪瘤,最大的有鸽子蛋那么大,平时总觉得累,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我看他舌苔白腻,脉滑,典型的痰湿瘀堵,就建议他试试橘核丸调理。他坚持吃了两个多月,再来看诊时,脂肪瘤明显变小了,最大的那个摸着手感软了不少,人也精神了,大便也正常了。
其实中成药的好处就在这儿,不用自己抓药煎药,服用方便,也适合长期调理。像橘核丸这样的古方,关键不在它最初治什么,而在它针对的病机,只要你是寒湿重,不管是脂肪瘤、血脂高,还是疝气、多囊卵巢,都可能用得上。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具体怎么用,最好还是找专业医生辨证。但把这个方子记下来,万一哪天自己或身边人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多一个了解的方向,总没错。
作者介绍
庞大夫,何许人也?一棵科班出身的中医小草。【庞大夫中医行】这个公众号,真实记录着我的中医临证感悟、疾病防治科普。内养心,外修身,关注我,获取更多中医健康养生之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转载】一个古方,可以调理痰湿重,也可以治脂肪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