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森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陈树森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多发病,属于中医的“咳嗽”、“痰饮”、“咳喘”范畴,本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陈氏的治疗经验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急性发作期

寒证:咳嗽比平时加重,咳痰稀白量多,甚者喘息不能平卧,恶寒发热,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散寒化痰,宣肺降气,镇咳平喘。

方药:常以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9g,桂枝 9g,白芍10g,杏仁10g,细辛5g,制半夏10g,甘草6g,干姜5g,五味子6g,黄荆子15g,橘红9g。如咳喘剧烈,不能平卧者加射干、款冬花,甚者加天仙子粉 0.1g(冲服),每日3次。

热证:咳嗽咯痰黄粘不爽,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治法:清肺化痰。

方药:常以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 9g,杏仁10g,甘草9g,生石膏 30g,鱼腥草 20g,野荞麦根 30g,炒黄芩 15g,知母10g。咳甚加川贝粉(分冲)6g、枇杷叶、矮地茶。喘加炙马兜铃、地龙。痰粘咯不爽加桔梗、麦冬。

慢性迁延期:当标本兼顾。

病久肺脾两虚,痰湿壅盛,咳嗽痰多而浊,色白或灰白,但易咳出,纳差腹胀,或大便时溏,神疲乏力,舌胖,苔薄或腻,脉缓弱或弦滑者。

治法:补气健脾,燥湿化痰。

方药:常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制半夏15g,橘红10g,炙紫菀10g,百部15g,白芥子10g,炒莱菔子10g,炙苏子10g(后三味研细末,分3次冲服)。纳差加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山药,自汗容易感冒加黄芪。

病久延肺肾两虚,降纳失司,咳嗽伴有喘息,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腰膝酸软,舌淡或紫暗、苔薄或无,脉弱或虚数。

治法:补肾纳气佐以活血化瘀。

方药:常用麦味地黄汤合人参蛤蚧散加减:麦冬15g,五味子6g,生晒参9g,山茱萸9g,茯苓10g,丹皮9g,泽泻10g,蛤蚧粉4g(冲服),紫河车粉9g(冲服),杏仁10g,丹参15g。肾阴虚加知母,肾阳虚加补骨脂、仙灵脾。

缓解期

咳喘不明显,痰量很少,时易自汗气短,动则尤甚。

治法:扶正固本,佐以化痰活血。

方药:人参、蛤蚧、虫草、三七、川贝母等分研细,水泛为丸或胶囊装,每次服2g,每日3次,久服有效。此外宜加强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以改善肺功能,预防感冒及气管炎的发作。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呼吸病》(2002)丨吴艳华  郭桃美主编。
•经方学会编校。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陈树森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