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中阻型胃病以胃脘痞闷、口苦口黏、恶心呕吐、小便黄、舌红苔黄腻为典型表现,治疗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常用中成药需根据湿与热的偏重程度选择,用药应遵医嘱并结合症状自检。
症状分型与用药建议
- 湿重于热1.
- 自检要点:胃胀明显,身体困重,口黏腻,大便黏滞。
- 用药清单:藿香正气软胶囊、平胃散、香砂平胃颗粒。
- 热重于湿2.
- 自检要点:胃部灼热感,口干喜冷饮,小便短赤,舌苔黄厚。
- 用药清单:黄连清胃丸、枳实导滞丸、清热祛湿颗粒。
- 湿热并重3.
- 自检要点:胃痛伴灼热感,恶心呕吐频繁,舌红苔黄腻。
- 用药清单:中满分消丸、甘露消毒丹、三仁合剂。
注意事项
- 饮食忌辛辣、油腻、甜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生冷刺激。
- 服药期间若出现胃痛加重、腹泻或3-5天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 中成药需辨证使用,例如藿香正气类药含温燥成分,热象明显者慎用。
遵医嘱说明:不同体质及合并症状(如反酸、便秘)需调整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并规范疗程。慢性或反复发作者需结合胃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注:本文所列举的各类方剂、中成药、处方药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前请咨询专业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