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临床不少,但是治疗效果一般,容易反复。这个病不大,但是很烦人,总是隐隐不适,严重的睾丸坠胀疼痛,影响生活,西医手术效果可以,但是对大部分人说来,心理还是一下难以接受。
中医针对此类疾病保守治疗效果其实相当不错。
兹选两例病案如下:
赵男,55岁。体壮实,面油腻,脉沉弦。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隐隐痛,阴囊潮湿,尿黄泡沫,大便黏腻。舌苔黄舌质红。
断为肝胆湿热,气滞血瘀。
龙胆泻肝汤,加川楝子 ,桃仁,丹参,土元。
十付。
二诊症状好转,仍隐隐痛。加威灵仙,蜈蚣。
三诊隐痛大大好转,原方做丸,继续服用。
半年后随诊,已痊愈,且性功能较前明显提高。自述曾长期服用西地那非也无明显效果,现在感觉状态极佳,十分满意。
其实也不稀奇,湿热下注的阳痿,现在太多了,到处都是大鱼大肉饮酒,所以现代人阳痿多数都是湿热,根本补不得,反而湿热得清,血脉得通,阳器自起。
此处有一个重要概念,湿热所导致的淤血,切记不能一味活血,更不能过用辛温之品,丹参,蚕沙,鸡血藤,凌霄花,紫荆皮,是我常用之品。
另外,湿热也能导致人下肢发凉,但那不是阳虚,千万不要补,否则轻则反复,重则加重。
我曾治疗过一例膝关节凉痛,夏天还要穿护膝的患者,怎么都不见效,最后仅仅用了四妙散加防风独活,萆薢,迅速好转的。自此,遇见下肢发凉,必仔细斟酌。
第二例;
孙某,男,体瘦弱,面白,舌润苔白,脉弦,精索静脉曲张隐隐腹股沟痛,甚则下坠心慌,手抖难站立。
此虚而湿热兼气滞血瘀。以虚为主。
乌梅丸,加黄芪,加丹参赤芍。
一诊减轻。三次减轻。
仍有症状,不能劳累。转方补中益气合四妙散,丹参地龙,青皮小茴。
再继续服用,三月左右,明显减轻。
本例以虚为主,兼郁,湿热,淤血。
并无特别。
关键是乌梅丸加黄芪和补中益气丸的区别。
其实,此两张方,都针对的是肝虚。乌梅丸涉及阴阳,补中益气重在气血。
本例面白受凉,已涉及阳虚,所以第一次乌梅丸加黄芪有效,再服则反复,正是温阳药与所兼的湿热冲突,所以改补中益气加四妙,再加少量小茴香温通阳气。
最后做一个思辨。
西医用迈之灵治疗仅仅针对静脉曲张之因,或者手术,也有效,但是没有考虑淤血之因从何而来。
因湿热者,若不除湿热,淤血也难好,虽有效但反复。
因气虚者,不补气。血脉难行。
这正是中医的优势。
所谓辩证。就是分辨各种因果关系。逻辑关系。
因果倒置,必然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