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桢诊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马永桢诊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对燥证的认识,早在《素问》即有“燥邪异于寒湿,同于火热”,“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燥胜则干”等记载,对其分类多从外燥、内燥着手。而本病尤重于内燥,往往在阴血亏虚的基础上,突发高热、吐泻、出汗、出血等因素,致使阴血更加亏耗,燥热渐进而生。外燥常为诱发因素,或使病情加重的外因之一。从临床观察,本病治疗不离滋阴润燥之原则。但因病情波及脏腑有别,病情浅深不一,其治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甘寒滋润法:本法适用于肺胃津伤,燥热稽留者,多见于干燥综合征的早期或轻型。临床表现以口干少津、口舌经常破溃,素易感冒,或咽干作燥,咳而少痰,苔薄质干红,脉细数,方药常选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化裁。
(2)养血润燥法:本法适用于心脾两亏,血虚燥热者,多见于中年女性或更年期妇女。可见面黄少华,贫血貌,头昏目涩,口干鼻干,极易疲乏,素易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肌肤毛发枯燥,舌嫩红少津,苔少脉细。方药可选地梅四物汤合黄连阿胶汤。
(3)育阴润燥法:本法适用于肝肾阴虚,燥热内行者,多见于干燥综合征中症状比较典型者。症状表现为两目干涩,口干,唾液极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精神萎靡,少寐多梦,腰膝酸软,舌光龟裂,脉细数。方药以明目地黄丸合大补阴丸。
(4)清营凉血法:本法适用于阴虚燥热偏盛者,为干燥综合征严重的证型。表现为目干,口干,鼻燥,面部烘热,唇红,易于破溃,舌干无津,无苔,舌质殷红,脉细小而数。方药可选清热(犀角)地黄汤加味。
(5)益阴蠲痹法:本法适用于肝肾阴虚,湿瘀阻络者,常见于干燥综合征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中,又可称之为重叠综合征者。症状除口目干涩外,且形瘦骨节疼痛,甚或强直畸形,舌红苔光,质有裂纹,脉细涩。方药以滋血汤合舒筋汤化裁。
(6)滋阴通瘀法:本法适用于阴虚络痹,营运滞涩者,以干燥综合征病程长久,或合并硬皮病者。症状表现除口目干燥外,还可伴毛发焦枯,指节肿痛发僵,皮肤光亮、弹性减弱,甚则增厚发硬,女性舌光无苔,舌质暗红有瘀斑,脉细涩。方药可选归芍地黄汤合大黄䗪虫丸、莪术散化裁。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