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脑是 “髓之海”,而髓是从肾精里生出来的,就像工厂的原料靠仓库供给;肝藏血,血能濡养筋脉和神经,相当于给 “保护套” 添润滑油。肾是先天之本,肝是 “血库管家”,这俩要是出问题,肾精不够、肝血不足,髓海就空了,神经的 “保护套” 没了滋养,自然容易破损,信号传不畅,头晕、腿软、记忆差这些毛病就全来了。
说白了,脑白质脱髓鞘的核心病机,就是 “肝肾亏虚、髓海不足”,再加上平时爱吃甜腻、不爱动,脾运化不好生了痰湿,或者气血不畅积了瘀,堵在神经经络里,“保护套” 更难修复,症状就越来越重。《黄帝内经》早说过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这说的不就是脑白质脱髓鞘患者的典型表现吗?
我接诊过不少患者,刚开始都以为是 “老糊涂”“腿脚不利索”,没当回事,后来越来越严重才来找中医。其实这病辨证准了,调理起来并不难 —— 中医治病,关键是找对根,因人而异开方子。
要是患者偏 “肝肾亏虚”,症状多是头晕耳鸣、腿软无力、记忆减退、手脚发麻,舌头偏红、舌苔少,脉沉细,我就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填精,给髓海补原料;白芍、当归养肝血,濡养神经 “保护套”;再加点川芎活血,让营养能送到脑里,慢慢修复受损的髓鞘。
要是偏 “痰瘀阻络”,患者会觉得头沉如裹、肢体僵硬、说话含糊,舌苔白腻、舌底紫暗,脉滑或涩,就用桃红四物汤配石菖蒲、远志。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把堵着的 “通道” 打通;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清掉脑窍里的痰湿,让神经信号传得顺畅;再搭配茯苓、白术健脾,断了生痰的根。
还有些患者脾虚明显,没胃口、大便稀溏,乏力得厉害,这时候就得兼顾健脾,用参苓白术散配熟地黄。脾是后天之本,能把吃进去的饭转化成气血,帮着肝肾补精填髓,这就是 “后天补先天”,让身体有足够的力气去修复 “保护套”。
老祖宗还说 “治痿独取阳明”,脑白质脱髓鞘属 “痿证” 范畴,阳明经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调理时不管哪个证型,我都会稍微加些健脾益气的药,比如党参、黄芪,帮着气血生成,毕竟 “气血足了,才能养得住神经”。
不过我得说实话,中医不是万能的。
要是患者病情急、症状重,比如突然肢体瘫痪、说话说不出来,得先靠西医稳住症状;后续调理再找中医,补肝肾、清痰湿、通经络,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才稳当。
张佬脱髓鞘诊记于2025.11.23
18614289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