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泄非痿,阳痿非泄——两个经典案例,两种治法迥异

导读:在男科临床中,早泄与阳痿虽同见“阳事不举”,但病机有阴阳虚实之别,混为一谈则药石罔效。本文精析二者核心病机:早泄多因“火旺”,心动则精泄,属实证、阳证,误用温补则火上浇油;阳痿多因“火衰”,阳举不能,属虚证、阴证,治当温壮元阳。
—本文约1201字,预计阅读4分钟—

早泄、阳痿辨

作者/童传辉
本文摘自《杏林医选——江西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1987)
介绍:童传辉(1924-卒年未知)男,汉族,副主任医师。

早泄、阳痿同属性交时阳事不举之证。心动,精未泄而阳事不举为痿证,多见于中年以后,而心动未交即精泄、泄后阳事不举者为早泄,多见于青壮年。两证俱为阳事不举,往往容易混淆,实则有阴阳虚实之别。余治上证,根据患者年龄、脉证,按阴阳、虚实辨证施治,获良效者多。兹举例于下,以见一斑。

例一:火旺成早泄(实证、阳证)

闻××,男性,23岁,业医,南昌人。1972年8月初诊。

自诉:1972年元月1日结婚,婚后不能性交,但能起阳,阳举精泄,阴茎下塌,不能复举。到处求医,皆作阳痿论治。曾服补肾壮阳药50余剂,如鹿茸片、红参、枸杞、熟地、海狗肾等,治疗四个多月,效果不著,乃求治于余。

现见:腰酸、头晕,脉弦数有力,舌质红,苔薄黄。参照脉证,为三焦相火太旺,疏泄过急,心动而火下迫,肾精走泄,故阳举而精早泄。此乃早泄之证,俗名见花谢(非真阳痿之真证),故作阳痿治而不应。

予以精泄三焦相火,滋补肾家阴,使水火相济,阴阳调和,庶可望痊。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生地30克,丹皮6克,山栀10克,龟板30克,女贞子30克,山茱萸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旱莲草30克,生牡蛎30克。 

净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

后来信云,服药10剂,尚未见效。嘱再检10剂。服至18剂时,病情已有好转。服完20剂后,腰酸、头晕已止,且能性交,而不早泄矣。

数月后,其爱人怀孕,产一女孩。至今夫妻和好,已有三个孩子,此证未再复发。

例二:火衰成阳痿(阴证、虚证)

李××,男性,41岁,干部。

于1962年春,邀余至其家,商治阳痿。自云心动而阳事不举,偶虽举而不坚,已有两年余,经服中西药未效。诊其脉沉而微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润,伴有腰酸肢冷等证。脉证合参,为心肾火衰,精血两虚之阳痿。

治宜壮阳益肾,温养元阴元阳,仿张氏《医通》治阳痿方意,方用:

熟地30克,肉桂15克,鹿茸片10克,巴戟天30克,肉苁蓉30克,杜仲30克,枸杞子30克,红参30克,海狗肾1副,淫羊藿30克,附片30克,当归3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15克,两剂。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送服,一日两次。

一月后来信云,服上药后,阳事已能勃起,嘱照原方继做丸药一料,以竟全功。半年后,其爱人即怀孕。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杏林医选——江西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1987)书籍编者/江西省卫生厅丨本文作者/童传辉。
•荐稿、排版、视觉、审核/居业丨校对/林子丨导读/依伊。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早泄非痿,阳痿非泄——两个经典案例,两种治法迥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