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真武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白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g)

【方歌】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方解】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若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加之水渍筋肉,则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水泛之象。其证因于阳虚水泛,故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

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辛甘性热,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佐以生姜,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白芍亦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如此组方,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

 【真武汤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属脾肾阳虚,水湿泛溢者。

慢性肾小球肾炎,若胃气上逆,见恶心呕吐者,可酌加姜半夏、陈皮;若浮肿较重者,可酌加车前子、泽泻、防己;若兼风邪外感者,可酌加苏叶、麻黄;若见高血压者,可酌加用钩藤、天麻;若见血尿者,可酌加山茱萸、桑螵蛸;若气虚者,见疲劳乏力,可酌加黄芪、党参;若瘀血者,见舌质紫暗,可酌加丹参、益母草赤芍

治疗肾病综合征,若水肿明显者,可酌加猪苓、大腹皮、桂枝、芡实、泽泻;若阳虚明显,形寒肢冷甚者,可酌加肉桂、巴戟天、淫羊藿,以温阳散寒;若病久,见肝肾亏虚者,可酌加菟丝子、枸杞子、续断;若伴面色黧黑、皮肤瘀点、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等血瘀证者,可酌加地龙、全蝎、当归、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通络;若伴有热象者,泽泻可加量为30g,另加连翘、石韦;若神疲乏力甚者,可酌加黄芪、党参,以补虚益气;若伴呕恶、腹胀、便秘者,可酌加制大黄、黄连、陈皮、半夏,以降逆止呕,通腑泄浊。

 3.典型医案 王某,女,46岁,2000年11月6日初诊。自述颜面及下肢浮肿3年余,经多方治疗,时轻时重,近日因感冒后加重入院治疗。现症:颜面及下肢浮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腰部冷痛酸重,四肢厥冷,喜热,纳差,小便量少,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尿常规检查:蛋白尿(++++),红细胞5~8,颗粒管型0~2,非蛋白氮57.1mg%。中医诊断为水肿(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精微下注所致。治宜温肾健脾,利水消肿,方用真武汤加减。处方;制附子12g,茯苓15g,白术15g,炙黄芪30g,菟丝子10g,芡实15g,枸杞子10g,续断12g,泽泻15g,甘草6g,生姜10g。5剂水煎服。

11月12日二诊:药后小便增多,浮肿减轻,尿蛋白(++),红细胞3~5,继原方加黄精12g,补脾以统精。6剂水煎服。

11月19日三诊;药后诸症大减,浮肿减半,尿量增加,每日约2500mL,尿蛋白(+),腰酸乏力明显好转,继上方加金樱子12g,益肾固精。6剂水煎服。

11月26日四诊:纳谷增,浮肿消,尿常规正常,为巩固疗效,嘱患者继服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并低盐饮食,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尿常规持续正常。[苏清学.真武汤治验3则.2005,25(7):13-14.]

【真武汤使用注意】湿热内停所致之小便不利,浮肿者忌用。

 【附方】附子汤(《伤寒论》)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15g)茯苓三两(9g)人参二两(6g)芍药三两(9g)白术四两(12g)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温经助阳,祛寒化湿。主治:阳虚寒湿证。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赞(0)
修元健康网 » 真武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