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清胃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牡丹皮半钱(9g)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 升麻一钱(9g)
【方歌】清胃散中升麻连,当归生地丹皮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用法】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多波及血分,血络受伤,故牙宣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
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寓“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炽盛易耗伤阴血,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清胃散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胃火牙痛之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口腔溃疡、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牙周炎伴发热明显、口渴,重用生石膏;牙龈充血、肿胀明显者,加山栀、黄柏;舌红、口干等阴亏之象明显者,加石斛、北沙参、芦根、花粉;化脓者加桔梗、皂角刺;出血明显者,重用生地、水牛角;伴淋巴结肿大者,加夏枯草。口腔炎伴烦躁不安、口渴多饮者加知母、生石膏;便秘加大黄;火热壅盛、溃疡严重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牙痛伴牙龈红肿溃烂、口臭加蒲公英、白头翁、桃仁清热解毒凉血消痈;伴牙龈出血,加牛膝导血热下行。复发性口疮见口渴便秘加知母、天花粉、大黄生津止渴,泻火通便。寻常痤疮加连翘、蒲公英、知母、石膏以增清热解毒泻火之功。
3.典型医案 某男,32岁。2017年2月12日初诊。患者平素工作紧张,坐多动少,近3年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影响饮食,甚为苦恼。症见:口腔内黏膜及舌体两侧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其边缘红,伴寐差,食后易饥,舌红、苔黄,脉弦滑细数。诊断为顽固性口腔溃疡。证属脾胃郁火。治拟清泻胃火,运脾散湿。方用清胃散加减:生地、生石膏、百合各30g,当归、牡丹皮、升麻各12g,黄连、淡竹叶、生甘草各9g,丹参15g,白芷6g,细辛3g。14剂。复诊口腔溃疡消失,其余诸症好转,效不更方,原方再服14剂,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沈秀伟,王建康,鲍平波,等.王建康运用清胃散临床治验选介.浙江中医杂志,2018,53(5):381.]
【使用注意】牙痛属风火或肾虚火炎者,不宜使用。
【附方】泻黄散(又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藿香叶七钱(21g)山桅子仁一钱(6g)石膏五钱(15g)甘草三两(90g)防风去芦,切,焙,四两(120g)。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g),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功用:泻脾胃伏火。主治: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本方与清胃散均有清胃泻火之功。但泻黄散清泻与升散并用,重在泻脾胃伏火,主治脾胃伏火之口疮口臭及脾热弄舌;清胃散清气与凉血相伍,兼能散瘀消肿,主治胃热及血之牙痛牙宣。

赞(0)
修元健康网 » 清胃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