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鲜为人知的“补虚药”

杏仁。
明代医药学家普遍用杏仁来补益。
例如:
吴旻《扶寿精方》日用仙酥丹,“补百损除百病”。方由莲肉、柏子仁、杏仁、胡桃仁、枣肉、砂仁、酥油、白蜜等组成。
《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用“家杏仁”制杏仁酥,“治万病”。
李中梓《医宗必读》有一治嗽补虚方,药用胡桃肉、杏仁、山药、牛骨髓、白蜜。
《重订瑞诸方经验方》滋补膏,《时时服壮元阳益精》,由牛骨髓、核桃、山药、杏仁、蜂蜜等组成;杏仁炒制而成,能”治老久咳不愈者”。
需要指出,只有甜杏仁才有补虚之功,而甜杏仁与目前中药房所提供的苦杏仁是不同的品种,功效截然不同,需注意识别。
仙鹤草
仙鹤草来自民间中草药,《滇南本草》又称“脱力草”。《现代实用中药》介绍治脱力劳伤的经验方:用仙鹤草一两,红枣十个,水煎,一日数回分服。
谢海洲说:“在南方春耕时,用此草喂养水牛,能使水牛体强力壮。”
著名老中医甘一生贡献最有经验的方剂三仙汤,用于治疗来历不明的疲劳综合征,主治仙茅、仙灵脾、仙鹤草。
茜草
茜草临床应用历史悠久。
《神农本草经》认为茜草“补中”。《名医别录》也认为茜草“久服益精气、轻身”。然而李时珍对茜草补虚功效表示怀疑,曰“恐未可凭”。
最早记录的阿治草治疗体虚综合征的记录是黄地内经,然后用阿里治草配合鲍鱼、鱿鱼骨治疗细菌性疫病,相当于继发闭经所致产后出血。
笔者常用茜草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较好,且大剂量服用未见副作用。
桑叶
桑叶又名神仙叶。
夜间盗汗多属阴虚,《神农本草经》记载桑叶治“出汗”。
《丹溪心法》也有此说,用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服,止盗汗”。后代的医生,如父亲、国王、成人雪特别强烈推荐使用桑叶止汗,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反复使用重复试验。
桑叶还能滋养肝肾。《本草纲目》说桑叶“明目,长发”;“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医级》用桑叶、黑胡麻制成桑麻丸,治疗肝阴不足、眼目昏花。
楮实子
楮实子临床上应用较少,但历代本草学著作大多肯定其补虚之功。
《名医别录》:“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
宋代《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
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健脾养肾,补虚劳,明目。”
清代陈士铎《新本草纲目》:“补阴益髓药”;“阴虚可强,浮肿可退,填肤助腰膝,益气补虚”;“明眸”;“悦色”;“身轻骨壮”。

赞(1)
修元健康网 » 鲜为人知的“补虚药”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