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白虎汤加减治疗内伤发热(邪毒化热)

严某,男,75岁。初诊日期:1994年3月28日。

初诊(1994-03-28):持续发热一星期。一星期来持续发热,体温38.9℃,自行服药未解,曾送本院急诊治疗。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有所下降,次日体温又升至38.9℃,注射安乃近后,体温仅降至38℃,这样反复发热已3~4日。刻下发热,肝区胀痛,痛连脘腹,厌食泛恶,颗粒未进,大便不畅。B超检查示:肝区占位性肿块。检查:切诊腹部稍膨隆,肝肋下2指,质硬,表面凹凸不平。脾未扪及。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望诊精神萎靡不振。脉弦滑数,苔偏燥白,舌偏红。邪毒化热,结于阳明。治拟清热消散。

生石膏(先煎)50g 知母9g 生甘草3g 粳米15g 黄芩15g 黄连3g 金银花9g 桑叶9g 菊花9g 薄荷(后下)6g 淡豆豉15g 柴胡9g 川楝子9g 延胡索9g 生大黄(后下)9g 莱菔子(包煎)15g

 二诊(1994-04-01):3帖之后,体温降至37.2℃~37.6℃。肝区作痛,如针刺状,大便不畅,每顿已能吃一小碗粥,脉弦数,舌偏红,苔薄。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拟清热疏肝,活血止痛。

1.内服方:生石膏(先煎)50g 知母9g 生甘草3g 粳米15g 生大黄(后下)9g 黄连3g 金银花9g 川楝子9g 莱菔子(包煎)15g 黄芩15g 延胡索9g 三棱15g 莪术15g 桃仁15g 牡丹皮15g 赤芍15g

2.外敷药:皮硝100g,制乳香50g,制没药50g,研末外敷腹部,每天2次,每次1小时。

三诊(1994-04-04):体温正常,大便通畅,肝区疼痛明显好转,唯口干,脉弦数,舌淡红,再守前法,加强化热生津药。

生石膏(先煎)50g 知母9g 生甘草3g 粳米15g 黄芩15g 黄连3g 川楝子9g 延胡索9g 生大黄(后下)9g 莱菔子(包煎)15g 三棱15g 莪术15g 桃仁15g 牡丹皮15g 赤芍15g 石斛30g 生地30g

按:患者持续发热一星期,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有所下降,次日体温又升至38.9℃,注射安乃近后,体温仅降至38℃,这样反复发热已3~4日。刻下发热,肝区胀痛,痛连脘腹,厌食泛恶,B超检查示:肝区占位性肿块。审证求因患者应为内伤发热(邪毒化热),西医属癌性发热(肝癌),治疗当从清热消散着手,选方白虎汤合金铃子散加减,使邪热退而疼痛缓。

体悟:本案属癌性发热,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见有高热症状,成为某些患者入院的主诉之一。临床医生常给以抗生素等对应治疗,有些病人可以退热,但仍有部分病人的发热未见减退,这可能是由于癌组织的坏死性炎症中的白细胞释放出致热源,因此,抗生素的作用不显。

秦教授认为,肿瘤的热象产生多以里热炽盛,外受邪毒凌侵,热毒相搏,而又蕴结于阳明而成。故予以清热疏解,重用白虎汤清阳明之实热;桑叶、菊花、薄荷、淡豆豉祛体表邪毒;黄芩、黄连、金银花、大黄清热解毒,使热毒下泄;川楝子、延胡索、莱菔子行气消胀。二诊热退未净,有肝区作痛如针刺状,脉弦数等气滞血瘀症状,故除去解表药,依旧用白虎汤合三黄泻心汤,并用祛瘀活血通络之品,巩固疗效,止痛;其次用活血行气止痛的皮硝、乳香、没药外敷,加强止痛的作用。本案患者系肝癌,癌性发热,以白虎汤为主方,并含清热理气,祛瘀通络之品,喜获良效。

——本文摘自《跟秦亮甫抄方》

赞(0)
修元健康网 » 白虎汤加减治疗内伤发热(邪毒化热)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