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白虎汤的临床应用

关于白虎汤病机的论述,在《伤寒论》中有三条

第168 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168条说明伤寒吐下后,津液被夺,经七八日热邪集结在里,故大渴舌上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由于内热炽盛迫津外泄汗出,肌腠疏松内外不固,故时时恶风,所谓表里俱热,即热生于里,气达于表,邪热冲斥内外,弥漫周身之热象,此为阳明经证伤津较重者,用白虎加人参汤清里热兼益气阴,若热结在里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则不仅时时恶风,还有背微恶寒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6条伤寒太阳证罢,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胃实之病,脉浮滑者,浮为表有热之脉,阳明表有热当发热汗出,滑脉为里热之脉,阳明里热当烦渴引饮,故表有热里有热,此为阳明表里俱热之证,白虎乃解阳明表里俱热之药故主之,不加人参以其未经汗吐下不虚故也。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本方除脉滑而厥之外,必有呼吸气粗,舌红苔黄,口渴烦躁,小便短赤等里热亢盛之候,治用白虎汤以清除里热,由此可以看出白虎汤为辛凉重剂能够清热生津达热外出,是治阳明胃热津伤之主方,一般以四大为审核依据,即: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似乎简单扼要便于掌握,实际比较机械,临床不会如此典型,在临床上抓住大烦渴与舌苔干燥,就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中的最关键症状,只要具有这两个主证,即使没有大热大汗脉洪大也应用白虎加人参汤。

下面介绍我在临床上白虎加人参汤的几个应用:

一、热厥

某,初秋患外感发热不止,体温高达39. 8度,经注射退热剂旋退旋升,四五日后发热增至40度,大渴引饮,时有汗出,而手足部反厥冷,舌绛苔黄,脉滑而大,乃阳明热盛于内,格阴于外,阳明不相顺接之热厥,治当辛寒清热生津止渴,使阴阳之气互相顺接而不发生格拒。

故投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30g,知母15g,炙甘草10g,粳米一把,党参20 克 。此为热厥,其特点发热在前,手足厥冷在后。

二、热盛神昏

某:诊时病者发热已二日,全身多汗,皮肤湿润,体温 40. 5摄氏度,手足微冷,心跳急速,口干白色薄苔,脉滑有力,腹诊:腹部紧张度良好,无抵抗无压痛,白虎汤原方:石膏30g,知母15g,粳米一把, 炙甘草10g,人参10 克 。

三、反复发热

某:诊时病者发热曾采用多种抗生素激素及中药治疗,热势时起时伏,诊时发热头痛,口渴,脉滑数,舌绛红苔黄,治用白虎汤清透邪热,原方加双花15g,连翘15g,丹皮15g,生地30 克 。 五剂热退身凉,惟头晕时呕欲吐,食欲不振,此为余热未清,改竹叶石膏汤善其后。

四、春温

病者壮热恶寒而烦渴,喜冷饮头痛,但头汗出,面赤鼻干而喘,唇赤口燥苔薄无津溲赤,大便三日不解,据云已服发表之剂未愈,投白虎汤:石膏30g,知母15g,粳米一把, 炙甘草10g,寸冬20g,沙参15克。三剂,次日烦渴已止,脉静身凉,继以生脉散加生地杭菊一剂霍然。

作者:沈国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收录仅供学习研究之用。
赞(0)
修元健康网 » 白虎汤的临床应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