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经方

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经方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胰腺内或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胰酶活性增高,并伴有胰酶缺乏、胆管上皮损伤和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包括胆道疾病、酒精、高脂血症和自身免疫等。 本病的发展一般有以下三个阶段:(1)胰酶活性增高,但因胰管梗阻或结石引起,则为急性胰腺炎;(2)胰酶缺乏,但因早期未有胰管梗阻而呈慢性胰腺炎;(3)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则为慢性胰腺炎。 中医对慢性胰腺炎病机认识不足,只从临床表现上总结了三个阶段的病理特点,即:肝郁脾虚、湿热下注和瘀血阻络。然而这种认识还不够全面。慢性胰腺炎是一个中医概念,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并非少见的疾病,如能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疗效。

  • 一、病因病机

    (一)肝郁脾虚:是慢性胰腺炎的最基本病机,胆道疾病,或饮酒过度等都会造成肝郁气滞,进而发展成脾虚。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水湿不化,聚而生痰,湿浊留滞,日久形成肝郁脾虚。 (二)湿热下注: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病机,胆结石、胆囊炎以及其他胆囊疾病都会造成胆道系统的梗阻。这些病变造成胆汁无法排泄,聚集在胰腺中引起胰酶的增多和水、电解质的紊乱。由于胆囊与胰腺是表里关系,肝胆属木而脾属土。所以,湿热下注也会引起肝郁脾虚。 (三)瘀血阻络:是慢性胰腺炎的另一重要病机。由于肝胆郁滞日久而形成瘀阻,而肝失疏泄则会使气滞血瘀;同时瘀血在体内积累日久也会形成痰湿瘀血而形成症瘕;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肝脾损伤而致脾气虚弱,则会使血瘀血滞;另外瘀血凝聚不散也会形成症瘕。

  • 二、辨证论治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慢性胰腺炎分为三期。 1.肝郁脾虚期(慢性胰腺炎病程中),病机特点为肝郁气滞,脾虚湿盛。主症: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嗳气、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兼见神疲乏力,纳差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化湿。 主症:腹痛、腹胀、纳差、便干或黄赤,苔黄腻;兼有脘闷胁痛;兼见口渴欲饮。治宜清热利湿。 主症:腹痛反复发作,痛如针刺;胁肋隐痛不适或刺痛;纳差;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兼有寒战高热、吐血、便血等。治宜活血通络。

  • 三、经方应用

    慢性胰腺炎属于“膏粱厚味”、“肥甘厚味”等饮食不节的范畴,《金匮要略》所说的“膏粱”,是指米粥、肉糜、汤丸之类,其病在脾,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病在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湿热邪气多从脾胃而入。 本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舌苔厚腻、脉滑或弦滑。治宜健脾除湿运化脾湿为主,佐以清化湿热为主。方用方:厚朴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味;或调胃承气汤加减;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或小建中汤加减;或四逆散加减加味。 临床上常遇到脾胃虚弱的病人出现湿热型表现。因此,治疗上应从健脾除湿出发,同时佐以清热利湿之品。常用方剂为四君子汤加减。

赞(0)
修元健康网 » 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经方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