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国医大师,1920年2月生)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补肾。
主治:消渴(气阴两虚证),症见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伴双下肢肿胀麻木(劳累或午后加重)、纳可、眠安、便稀(日2~3行)、尿微黄、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邓铁涛(首届国医大师,1916年10月—2019年1月)
功效:滋阴益肾,健脾益气。
主治:消渴(肾气阴两虚证),常见于2型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和谦(国医大师,1923—2009)
功效:补气培元。
主治:消渴(脾肾两虚证),常见于2型糖尿病。症见多食善饥、乏力困倦、大便干燥、唾液增多、舌苔稍腻、脉平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朱良春(国医大师,1917年8月—2015年12月)
功效:益气养阴,和血通脉。
主治:消渴(气阴两虚、瘀血阻脉证),常见于2型糖尿病。症见形体消瘦乏力、不耐烦劳、心慌气短、懒言少动、头昏目眩、心烦少寐、多汗口干、肢体发麻疼痛、腰膝酸软、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沉细或细弦/细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大师简介:李玉奇(国医大师,1917年8月—2011年2月)
组成:苦参10g,槐花25g,胡黄连15g,葛根15g,冬瓜仁20g,藕节25g,泽兰15g,枇杷叶20g,天花粉15g,茯苓20g,白茅根20g,桃仁15g,浮萍15g,乌梅10g,青蒿20g,青黛5g。
功效:清燥救肺,生津止渴。
主治:消渴(燥热伤肺证),症见大渴引饮、饮一溲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润燥生津方
组成:苦参15g,黄连15g,槐花25g,当归10g,桑白皮20g,五灵脂10g,浮萍15g,鹿角霜20g,阿胶15g(烊化),黄柏10g,茯苓20g,乌梅10g,山药25g,山茱萸20g,石斛20g,天冬20g,知母20g。
功效:润燥生津。
主治:消渴(燥热伤津证),症见饥饿难忍、食后复饥、大便秘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阿胶烊化后兑入)。
除燥生肾水方
组成:山药25g,鸡内金20g,石莲子20g,菟丝子15g,五味子10g,茯苓20g,泽泻20g,黄连15g,萆薢15g,覆盆子15g,当归20g,山茱萸20g,鹿角霜20g,黄柏15g,熟地黄15g,阿胶15g(烊化),桃仁15g。
主治:消渴(肾燥津伤证),症见形体消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阿胶烊化后兑入)。
颜德馨(国医大师,1920年11月—2017年4月)
组成:苍术15g,白术15g,升麻9g,生蒲黄9g,知母30g,地锦草30g,黄芪30g,柴胡9g,川黄连3g,丹参15g,怀牛膝9g,山药9g,熟大黄9g。
功效:补肾清热,益气补脾。
主治:消渴(热盛伤津证),症见口干引饮、体重减轻、消瘦、易出汗、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注:以上方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根据患者体质、症状调整剂量及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