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经方杂谈 第21页

承气汤类方治外伤

admin阅读(174)评论(0)赞(0)

案一 作者/顾春 杭州市张同泰国药馆 2018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自述一周前驾车行驶中,一辆汽车对面而来,双方刹住了车。自此以后感觉头胀痛,小腹硬痛,小便涩痛,大便秘结,到医院各种检查无异常。特来中医科求诊。舌紫苔白厚,脉沉实而涩者。 ...

仲景承气汤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

admin阅读(221)评论(0)赞(0)

承气之法溯源 承气汤乃东汉医圣张仲景据《内经》理论所创。 据柯氏所言:“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也。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名;又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 故承气主要为攻下邪实而立,三承...

3味药解决74岁老太的腹胀和呕吐

admin阅读(236)评论(0)赞(0)

李某,女,74岁,陕西西安人,退休。 初诊:2011年1月11日以“间断上腹胀痛3月余,加重3天”为主诉就诊。 患者3个月前始感上腹胀痛,间断性发作,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反酸、呃逆、嗳气,感口苦,曾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总量约400...

承气汤临证应用体会

admin阅读(225)评论(0)赞(0)

承气者,以其有承顺胃气下行之功而得名。临症中,常有畏承气之峻,惧承气之攻,恐承气之伐,疑承气之损,因而弃承气而不用,以策安全。当用不用,实属延误之弊也。 诚然,攻下之法,务要使用得当,必须辨证精确,掌握时机,方能投药无误。否则津液受损,机能...

张仲景三味药的方剂

admin阅读(214)评论(0)赞(0)

1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9克,生姜9克,枳实5枚。 加水600毫升,煎到300,分三次温服。用在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就是胃里、胸口觉得悬着一个东西堵得慌,疼痛。 现代用在慢性胃炎,胃下垂,水饮停留者;或伴随胸痛的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等...

小儿大便前干后稀的思考

admin阅读(226)评论(0)赞(0)

从事小儿推拿多年,经常在临床上可以遇到小儿大便前干后稀的情况,相信从事儿科的同仁也遇到不少,笔者读《伤寒论》,读到阳明病篇时发现有若干条文正好提到此症,本文就这些条文综合分析,进行解读,并引发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伤寒论》191: 阳明病...

胡希恕先生讲仲景脉学之“迟脉”

admin阅读(474)评论(0)赞(0)

主寒 《伤寒论》曰:“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143) 胡希恕先生释:妇人患太阳中风证而发热恶寒,七八日常为病转少阳时期...

祝谌予老师治脾胃病之九法

admin阅读(215)评论(0)赞(0)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李东垣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建立了以补脾胃为主的学派,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祝老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说,他认为,脾胃病“治之甚易,根除甚难”。 治之甚易,是因为服药后,药力直接达到脾胃,便于吸收。...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admin阅读(250)评论(0)赞(0)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出处:《伤寒论》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四证及脉实者,或肠中实热积滞之“热结旁流”等证。有峻下热结之功。 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二证为主...

民间中医趣谈:仲景兵法

admin阅读(369)评论(0)赞(0)

一、借刀杀人计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解说] 此计名出自明代戏剧《三祝记》。该剧讲的是范仲淹的政敌一心要除掉范仲淹,通过密谋策划,让不会打仗的范仲淹去领兵征讨当时势力强大的西夏,欲借西夏这把“刀”以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