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经方杂谈 第34页

仲景用药用方之法精辟集结

admin阅读(397)评论(0)赞(0)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凡方280首,方中用甘草者126方,方名中有甘草者34方,用甘草于首位命名者9首,分别为甘草汤、甘草泻心汤、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炙甘草汤、甘姜苓术汤、甘草麻黄汤、甘草粉蜜汤、甘麦大枣汤,本文对以上9方...

“抓主证”是用经方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

admin阅读(339)评论(0)赞(0)

在近六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刘渡舟教授总结出一条非常宝贵的治疗经验,即临床辨证一定要抓主证,尤其是运用经方时,抓住主证更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 他指出,《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临床巨著,它总结了六经病证的基本规律,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对...

胡希恕先生《温病条辨》约言录

admin阅读(644)评论(0)赞(0)

上焦篇约言录 温病的大意及其特征: 简言之即是热病。凡流行性感冒,偏于热证者均属之。《伤寒论》 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病初起即表里俱热, 故出此证候,以示与一般表证的不同。 本书谓温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亦以火性炎上、热...

详解《伤寒论》栀子汤类方证

admin阅读(426)评论(0)赞(0)

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 【用法】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方解】二物均属苦寒除热药,并均有解烦之特能,合以为方,故治烦热不得眠或心中懊憹者。 《伤寒论》第76...

经方临床辨证要点!

admin阅读(325)评论(0)赞(0)

第一章•桂枝汤类方 一、桂枝汤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宋孝志治疗疑难病的方法和经验

admin阅读(288)评论(0)赞(0)

01 审证重求因 宋孝志教授认为,辨治疑难病,“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一些疑难病并非不治,而是未遇明者,故久治不愈。 因此诊治的关键在于拓宽思路,治病求本。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特别要注重审证求因这一环节。 故此,对每一个来诊者,他必...

《伤寒杂病论》里41个小而精的药对方

admin阅读(446)评论(0)赞(0)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可视为一部药对组拆著作,其中药对精意十分突出。 张仲景的药对方有41方,细加咀嚼,其味无穷。 破水救火药对方:干姜+附子=干姜附子汤 泻火护水药对方:大黄+黄连=大黄黄连泻心汤 宣透郁热药对方:栀子+豆豉=栀子豉汤 破...

经方治疗失眠的高效方

admin阅读(644)评论(0)赞(0)

据统计,当今社会有80%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毛德西教授在长期临证实践中,反复思考经方之奥义,参阅名家经验,运用经方治疗失眠,每能取得良好疗效。 一、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证...

王翘楚经验方:柴胡龙牡合欢汤

admin阅读(639)评论(0)赞(0)

柴胡龙牡合欢汤是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翘楚经验方。该方由《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 组成及应用 组成:柴胡10g,龙骨30g,牡蛎30g,天麻10g,钩藤15g,郁金15g,菖蒲10g,焦山栀15g,黄芩15g,赤芍15g,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