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经方杂谈 第33页

JT 叔叔:栀子汤深度解析

admin阅读(592)评论(0)赞(0)

栀子汤系的代表方是栀子豆豉汤 ,主证是失眠。 病因很多,诸如感冒、喝冷饮、日晒过度等等。 能睡着表示心肾相交。 不能睡表示阴阳不交、心肾不交。 〔阴阳不交〕西医讲法,交感神经不能切换到副交感神经。 能切换神经的代表药是生半夏。 〔心肾不交〕...

枳实栀子豉汤治劳复

admin阅读(585)评论(0)赞(0)

《伤寒论》:“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金匮玉函经》为:“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当今时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是迫不得已,大病初愈,都会调养一些时日,但是原文这个“差(瘥)...

枳实栀子豉汤之 “劳复”与“火郁发之”

admin阅读(575)评论(0)赞(0)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个,擘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

栀子豉汤合升降散案

admin阅读(534)评论(0)赞(0)

段某,男,4岁,住石家庄市金马腾跃园。2016年7月6日初。患儿因咽部疱疹及发热2天就诊。自7月3日晚开始,发热、咽痛、哭闹不食。有与另一患儿接触史(两人前后隔1日出现症状)两个孩子均在井陉矿区医院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2天,并多次给予退热...

栀子豉汤怎么用?

admin阅读(525)评论(0)赞(0)

一、条文字眼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烦热,胸中窒者,心中结痛,但头汗出;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 1、“虚烦”:不是真正的那种虚证,而是阳明火郁证引起的烦躁实证,反复颠倒(起卧反复折腾); 2、“...

大柴胡汤加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

admin阅读(626)评论(0)赞(0)

冯某,男,48岁,四川绵阳涪城区玫瑰花城人,2021年11月17日就诊。 反复胃脘疼痛。患者胃脘痛多年,四处治疗效果不好,听人介绍前来治疗。 现症状如下:高个子,胖状结实,面红,口唇红。胃脘痛,按压疼痛加重,胀痛,胀满,口干,想喝水,口臭,...

栀子豉汤方证辨证治疗哮喘案

admin阅读(563)评论(0)赞(0)

案例 某患者患了3年哮喘,每年5月至9月间发作。3年前,他经过天安门,当时又热又渴,口渴的时候他就喝路边的自来水、冰水,回来以后,非常疲劳,就诱发了哮喘。3年来,他中西医方法都用了,都是用平喘、化痰、止咳的药,没有治好。后来,他找到了宋孝志...

伤寒学条文整理版

admin阅读(558)评论(0)赞(0)

太阳病篇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分类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

常见治“烦躁”的经方

admin阅读(588)评论(0)赞(0)

《伤寒论》中的烦躁之症总体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多因邪热郁结于里,虚证则多见于失治、误治而使正气受损或病更入里的情况,尤其太阳病篇中,邪在表时治不得法,误用汗、吐、下之法,而变证频出,其中烦躁即常见症状之一。 1 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

admin阅读(323)评论(0)赞(0)

葱豉桔梗汤 处方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 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主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