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用好经方的5个关键“秘诀”
李可《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万言之作,一气呵成,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探讨了小青龙汤的诸多问题,堪称“青龙百问”,是研究经方的典范。我们要关注他对这些问题的新见解,还要进一步学习他研究经方的思路。小青龙汤原方剂量:麻黄45g,细辛45g,...
李可《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万言之作,一气呵成,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探讨了小青龙汤的诸多问题,堪称“青龙百问”,是研究经方的典范。我们要关注他对这些问题的新见解,还要进一步学习他研究经方的思路。小青龙汤原方剂量:麻黄45g,细辛45g,...
六经八纲方证派 代表人物:胡希恕、冯世伦 体质方证对应派 代表人物:黄煌 方证对应派 代表人物:黄仕沛 六经脏腑经络派 六经标本中气气化学派 代表人物:钱塘张氏张隐庵、张锡驹等,后代的陈氏陈修园及其子侄辈陈逊斋,唐容川、黄杰熙等。海外倪海厦...
针对失眠问题,张锡纯先生留下了一个名方——“调气养神汤”。这个方子能够五脏同调,对于治疗失眠有显著效果。 明明身心俱疲,躺在床上,头脑却异常清醒。即便入睡,也是浅睡易醒,噩梦连连。每一次惊醒,睡醒之后,心悸心累整天都无精打采……如果你也受够...
《伤寒论》第398条,是该书的最后一条,无关具体证治,一看而过。近治疗2例患者,再读这一条,似有所新悟。 《伤寒论》第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反复发烧的男孩,患前...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之病寒者居多,故少阴篇之方亦多用热药。此二节之文,未尝言寒,亦未尝言热。然桃花汤之药,则纯系热药无疑...
〖方源〗《伤寒论》“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组成〗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斤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方歌〗 桃花汤中赤...
1.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1.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同为表证方,但前无汗、脉浮紧而后汗出、脉浮弱。 2.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同为表证方,皆有项背强证,但葛无汗而桂加葛有汗。 3.麻黄汤证与大青龙汤证,皆脉浮紧,不汗出而发热,但麻发热、恶寒、无汗,而大发热、不恶寒...
《伤寒论》中出现“厥”27次,“厥逆”5次,“厥冷”7次,“逆冷”5次。 释义 1.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2.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所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338) 厥和热的...
阳明病共计89首方证(太阳阳明21首,少阳阳明3首,正阳阳明64首),是仲景主要论述阳明病的证治,其方药概为清里热,其适应证概为里阳热证。因此,胡希恕先生把阳明病定名为里阳证。 这里要注意的是,89首方证中有不少虽具里阳证,但不具里实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