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颤:细究是 “风扰窍乱”,调治在 “理血通目”
前言:
眼震,说到底不光是 “风动” 的事儿,实际上是 “风扰窍乱”。
大家都知道《审视瑶函》说过:“目为肝窍,风邪客之则振颤。” 但很少有人深究,这风为什么会扰目?说白了,就是血滞了。
血脉一滞,风就跟着犯窍。风扰不息,又让血脉更滞。这么一来二去,恶性循环,眼震反反复复总也好不利索。
风有内外之别。正常的风,是肝血涵养下的 “和畅之气”,这叫 “内守”;病理的风呢,是血亏或瘀阻生的 “妄动之气”,这叫 “外扰”。
正文:
肝有肝血濡养着,目窍就明润安稳。可肝血一虚,濡窍之职失了守,滋目养瞳做不到了,肝风就跟没根的柳絮似的,往眼窍里钻。
这就是为什么用眼过度的人眼震多 —— 肝血耗了,风就容易扰目。上窍失养,下源(肝血)就亏虚。
再看肾精不足的,瞳神失固,虚风上扰,眼震时轻时重,就像灯芯缺油,火苗忽明忽暗地颤。
痰瘀阻络的呢,实风内扰,眼震持续不止,像被风吹晃的窗纸,在那儿不停颤动。
这虚实之别,不可不察。
辨风的要诀其实很简单:时轻时重的,风动有制,多是虚风(血亏或精虚);持续震颤的,风扰无制,多是实风(痰瘀或火盛)。
治眼震的法子,切忌见风就息、见虚就补。得明辨主次,审因论治。
风扰为主的(眼震剧烈),要平肝息风、活血通目。天麻平肝,钩藤清热,赤芍活血,石菖蒲、谷精草通窍止颤。
但是过用息风药容易耗血,所以要佐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防止伤正。
这就是 “治风先治血,血和风自息” 的道理。
但通络别忘了养血,常配枸杞子、女贞子滋肾生血,让血足能濡窍。
这就是 “滋水涵木,木旺则目明” 的法子。
通则不痛,滞则为病,血脉贵在通畅。
最后:
眼震的根本,在于上窍失养、血脉失调。
春养肝夏养脾,得因时制宜、辨证论治。
上窍(目)宜濡养,下源(肝脾肾)宜充实。现在上窍失养、下源不足,血不濡目、风扰窍乱,所以出现眼震。
调治的法子,在于养血通目、滋肾固瞳,让上窍得养而清明,下源充实而风静。
理血就是为了息风,风静了才能见到目和。这样标本兼治,阴平阳秘,眼震就能好。
治眼震如调灯,油足则火稳,芯正则光明,恰到好处,其目自安……
张佬眼颤诊记于2025.10.31
18210767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