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鼻炎娃必看!睡前15分钟按这个补脾穴位,通鼻窍还能增强体质

假期过得飞快,一转眼开学了——孩子又要面临鼻炎高发季! 这时候不少家长已经备好了空气净化器、抗过敏药、洗鼻器等,生怕孩子鼻炎发作、鼻塞流涕。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不必过度依赖这些产品,咱们中医调理鼻炎的方法既简单又有效,甚至无需额外花费。今天我就分享一个儿童鼻炎调理的关键穴位——太白穴,每天睡前按一按,帮助孩子缓解鼻塞、减少鼻涕倒流。

脾胃开关——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脏腑原气汇聚之处,就像脾胃的“能量站”。刺激它能增强脾的运化能力,帮助清除体内痰湿。《针灸甲乙经》早有记载:“脾虚湿盛,取太白以健脾化湿。”

诶,不是说鼻炎吗?怎么又扯到脾胃了?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讲得透彻:“鼻为肺之窍,而脾胃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水湿不化,痰湿上犯鼻窍,堵塞气道,导致鼻塞、流涕、喷嚏不止。尤其是儿童,脾胃娇嫩,饮食不节(如贪吃冷饮、甜腻食物)更易伤脾,痰湿积聚,鼻炎反复难愈。

门诊病例分享

之前接诊过一个7岁女孩,叫小雨。她患过敏性鼻炎两年,每天早晨连打十几个喷嚏,鼻涕像清水一样流不停,鼻塞严重时只能用嘴呼吸。家长买了进口洗鼻器、抗过敏药,但一停药就复发,孩子还出现了黑眼圈、食欲差的问题。

我观察孩子:舌苔白腻、舌边齿痕明显鼻黏膜苍白水肿脉象濡滑。再问生活习惯:爱吃冰淇淋、炸鸡,大便黏腻不成形。

这明显是脾虚湿盛、肺气不宣——脾失健运,痰湿上泛鼻窍,肺气被遏,鼻窍不通。

调理方案

  1. 中药方: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加苍耳子通鼻窍、辛夷花散风寒,配合茯苓、薏苡仁利湿,再加黄芪补肺气。
  2. 穴位按揉:每天睡前按揉太白穴+迎香穴各10分钟,疏通鼻窍、健脾化湿。

效果如何?

  • 第一周:鼻涕减少,鼻塞缓解,大便逐渐成形。
  • 一个月后:喷嚏基本消失,黑眼圈变淡,食欲增强。
  • 三个月随访:鼻炎未再发作,舌苔干净,鼻黏膜红润。

太白穴按揉法

定位: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方法:家长用拇指指腹按压太白穴,力度轻柔(以孩子能接受为宜),顺时针揉按3分钟,再点按1分钟,每晚睡前操作。

搭配迎香穴: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是通鼻要穴,配合按揉可增强效果(方法同上)。

脾虚孩子的表现

  1. 胃口差:挑食、饭量小,饭后腹胀;
  2. 体质弱:容易感冒,鼻炎反复发作;
  3. 湿气重: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
  4. 面容特征:眼袋青紫、鼻周暗沉。

进阶调理法

若时间充裕,可搭配以下方法:

  1. 艾灸中脘穴:每周2次,温补脾胃,增强运化力(注意儿童艾灸时间不宜过长)。
  2. 山药茯苓粥:山药、茯苓、粳米煮粥,健脾利湿,每周吃3次。
  3. 捏脊疗法:从尾椎沿脊柱向上捏提,每天5遍,激发阳气,提升免疫力。

《黄帝内经》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胃强健,则水湿得化,肺气宣发,鼻窍自通。与其依赖药物短暂缓解症状,不如从根源调理脾胃——脾旺一寸,鼻通三分

家长行动起来:每天花10分钟,按揉太白穴+迎香穴,配合饮食调养,让孩子告别鼻塞流涕,呼吸更顺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家有鼻炎娃必看!睡前15分钟按这个补脾穴位,通鼻窍还能增强体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