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应用】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十则经方解析

病症解析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 IgE 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常见变应原有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变应原、蟑螂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等。鼻窦炎是指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由于各种鼻部疾病的中医诊治有重叠,故合并讨论。经方医学在治疗该病时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体质要求进行人群区分,又要结合疾病特点进行局部辨证,最终拟定临床处方。在鼻炎的治疗中有一种误区就是强调宣肺透发药的使用,实际有时要塞因塞用,有时要顾护肾气,有时要标本兼治。古人云“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也是这种原则的体现。常用方治如下。

临床提示

(1)过敏性鼻炎与鼻窦炎均为中医学治疗的优势病种,多由感受外邪所诱发,注意防寒保暖、勿要贪凉饮冷甚为重要。(2)过敏性鼻炎与咳喘、湿疹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常同时出现,需要中医整体调治,除了上述经方外,还有很多方证的可能,请参考中医内科学中的外感、咳喘等章节。过敏性鼻炎的调治需要多疗程,可以在服用水煎剂控制病情后,改用膏剂以方便久服。(3)鼻窦炎患者的炎症性脓涕常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咽和扁桃体炎症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或病菌经淋巴系统蔓延引起气管/支气管炎甚至肺炎,临床应引起重视,注意及时治疗。(4)鼻息肉较大时可以阻塞鼻腔或鼻窦引起鼻塞、头痛等相关症状,临床需与单纯鼻窦炎鉴别。

经方应用

小青龙汤
生麻黄10g桂枝10g或肉桂og北细羊og
干姜10g生甘草10g白芍1og
五味子10g
姜半夏10g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适用于过敏性鼻炎,症见遇寒易发,鼻痒喷嚏,鼻涕清稀如水样且量多,可伴头痛,或合并咳喘,其人面色青灰,绝少面红光亮,畏寒怕冷。烦躁口干者,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患者;体弱心悸者,去麻黄,加茯苓、山茱萸;面色黄、浮肿、肌肉松弛者,合玉屏风散;长期使用激素且面色灰黯者,加制附片、龙骨、牡蛎。

麻杏甘石汤
生麻黄5~10g杏仁10g
生石膏30g
生甘草10g
水煎,分2次餐后服。

【临床应用】

本方适用于热型过敏性鼻炎和急、慢性鼻窦炎患者,以遇热加重为重要特点。其人多体格不弱,皮肤大多比较粗糙,面部或可见轻度浮肿貌,口渴不恶寒,或热喜冷饮,其人多涕液,鼻涕黏稠,可有口干口苦。根据国医大师干祖望的经验,治疗慢性鼻窦炎在诸方药失效时,用麻杏甘石汤加鱼腥草、干地龙,或可获佳效。

葛根汤加桔梗生石膏方
葛根30g生麻黄10g桂枝10g白勺10g
生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
桔梗10g
生石膏30g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1)葛根汤加桔梗生石膏方是治疗体格不弱人群急、慢性鼻窦炎的高效方,葛根汤能够解肌发表,退热,止痛,舒畅项背,清利头目,促进整个头面五官、颈项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开通窍道,加桔梗有合方排脓汤之意,能加快黏稠鼻涕的顺利排出,加辛凉的石膏以清热散凝。一般急性发作服用葛根汤 1~2 剂即可取效,需尽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2)鼻窦炎急性期或迁延期,或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体质不强不弱的中等人群,可以采用本方合小柴胡汤。根据病情寒热程度调整寒温药的剂量比例,发热时柴胡可用至 30g 以上,化热明显,见口干、咽红、流黄浊涕者,加大生石膏剂量。

服后表解窍通,汗出热退辄可转方小柴胡汤以善后巩固。

(3)体弱、高龄,有高血压、心脏病、前列腺疾病者不宜使用本方。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多饮热水助药力,得汗佳。如服药后症状不减,需要注意选方是否有误。

方中麻黄剂量可据体质调整,健壮者、无心脏疾患者,剂量可偏大,体质偏弱者可从小剂量起步,中病即止。

桂枝汤
桂枝15g白芍15g生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30g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本方为治体质偏弱人群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的常用方,患者常表现为恶风,清涕不断,喷嚏频作,鼻塞遇冷加重,嗅觉减退,苔白,脉浮无力。局部检查见鼻黏膜苍白,鼻甲水肿,有水样分泌物。可用本方燮理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反复感冒、遇风敏感者可合用玉屏风散,以强壮体质,巩固疗效。伴见胸满腹胀或咳喘痰多者加厚朴、杏仁。

苓桂术甘汤
茯苓30g
桂枝15g
或肉桂10g白术15g
生甘草5~10g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适用于肤白体弱者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其人体瘦,面色无红,轻度浮肿貌或眼袋明显,舌黯淡、胖大,有齿痕,口不干渴或渴而不饮,畏寒,清涕如水样且量多,易心悸眩晕,气短胸闷,腹泻,或胃内有振水声。消瘦、心悸明显者加大枣;咳逆上气而头昏眼花者加五味子;小便不畅者合五苓散。浮肿者甘草宜小剂量应用。

葛根芩连汤
生葛根60g黄连6g黄不10g
生甘草10g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症见鼻塞流涕,为脓涕,或伴鼻中有异味,时有嗅觉减退,常伴头痛头昏。其人大多体格比较壮实,肌肉相对发达、厚实,有肥胖倾向,唇舌黯红,满面油腻,大便不成形或腹泻,全身困重,尤其以项背强痛不舒为特征。烦躁、头痛、便秘、大便黏,或高血压者加大黄。

麻黄细辛附子汤
生麻黄10g
北细辛10g
制附片10g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适用于过敏性鼻炎,症见鼻涕清稀,鼻黏膜苍白,遇外界刺激立即打喷嚏,部分患者佩戴口罩使得鼻前空气流通性下降、温度上升后症状能减轻,其人体格健壮,但有严重恶寒感和极度疲劳感,面色黄黯,萎靡困倦,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恶寒,特别是背部发冷,或头痛,或咽痛,或暴哑,或腰痛,或牙痛,口不渴,痰涕清稀,舌淡,苔水滑或白厚,脉沉迟。本方可加黄芪或合玉屏风散;大便溏者,加白术、茯苓;腰部沉重、神疲乏力者,合甘姜苓术汤;消瘦、食欲欠佳者,改桂枝去芍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本方只能用汤剂,方中 3 味药药性劲烈,宜久煎 1小时以上,本方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一般得效后即需要转方调理。

薏苡附子败酱散
制附片3~5g
生薏苡仁30g
败酱草30g
以水9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临床应用】

适用于慢性鼻窦炎迁延难愈,分泌物清稀,嗅觉不灵,精神状态差,手足易冷,脉沉数者,临床需与桂枝汤证相鉴别。

苍耳子散
辛夷花s0g
炒苍耳子g香白正9g
薄荷叶5g
葱白s根绿茶1报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方剂出自《济生方》卷五,为鼻科临床常用方,有疏风止痛、通利鼻窍的功效,主治鼻流浊涕不止。有黄脓涕者加金银花、生黄芪各 30g。

《金匮》肾气丸
肉桂3g制附子3g
熟地黄25g
山莱萸12g
山药12g茯苓10g
牡丹皮10g
泽泻10g
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临床应用】

适用于慢性过敏性鼻炎,根据国医大师干祖望的经验,此类患者病程漫长,感受微寒微风即狂嚏连绵,涕清如水,局部检查见鼻黏膜苍白,鼻塞似有似无,嗅觉正常,全身症状为身寒怕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精神萎靡,舌白不红,舌苔薄,脉来沉迟微弱。辨证为肾阳虚怯型过敏性鼻炎者,采用本方治疗可获佳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经方应用】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十则经方解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