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子正诊治便秘经验

殷氏根据六腑的解剖位置和功能联系,分六腑为三道,谷道、水道、胆道,可执简驭繁,又有新意。六腑三道虽然功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同为人体代谢产物通过和排泄的通道,故必须通畅,通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进出有序,升降相因,气血安和,阴阳协调,人体安康,通则和,不通则病,故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用药讲究精当,配伍严谨科学,荡其积滞,以泻为补,善用下法,对攻下药颇有体会,认为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荡涤肠胃,祛瘀行血,推陈致新,小量又能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利于肠道积滞;牵牛子利小便通大便,消水肿逐痰饮,除气分湿热,疏三焦之壅结,宜于水道不通之尿少浮肿;芦荟清肝泻胆,泻热通便而宜于肝胆火郁;玄明粉咸寒软坚,润肠通便,既宜于肠道燥结,又宜于各种结石;番泻叶苦寒导泻,多用于胃肠积热的秘结及驱虫。此五味承六腑三道之性各有所长,为其临床常用的泻下之品。

用药讲究配伍:

如对肠道实热燥结,用大黄配玄明粉、知母,以软坚泻热;

对阴虚肠燥便秘,用大黄配火麻仁、生地、玄参,以养阴润燥;

对湿热积滞,利下肠癖,用大黄配黄连、黄柏、木香,以化湿导滞;

对饮食停积,嗳腐吞酸,泻下臭秽,用大黄配枳实、焦楂、神曲,以消食导滞。

殷氏配伍用药,不仅重视相须为用的正伍法,而且讲究升降相因,收散相约的反伍法。在用下药同时常配以酸收之乌梅,轻升之葛根,乌梅味酸性收,前人认为用之不当有留邪之弊,殷氏勇于实践敢于突破前人之成见,巧妙配伍,广泛用于临床,如与大黄和用,既能酸苦泻热又能收敛固涩,泻胃而不伤脾;与芦荟合用,既能清肝泻胆又能养阴柔木,泻胆而不伤肝;与牵牛子合用,既能利水泻热,又能固摄精气,泻水不伤阴,颇有创新。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脾胃病》        (2002)丨张声生 主编。
•经方学会编校。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殷子正诊治便秘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