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经方应用之甘草泻心汤医案

组成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义

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重用炙甘草,并以之名方,取其甘温补中,健脾和胃,为方中主药;佐人参、大枣,更增其补中之力;干姜、半夏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清热消痞,合而使脾胃健而中州得复,阴阳调而升降协和,则痞利干呕诸症除。本方煎服法同半夏泻心汤

%title插图%num

本方无人参,当属传抄脱漏。

临证要点

主症: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谷不化,下利日数十行。

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脾胃虚甚。

治法:补中和胃消痞。方用甘草泻心汤。

%title插图%num

医案举例

01

腹痛腹泻

李某,男,38岁,干部,1991年5月6日就诊。患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半,以左下腹痛为甚,肠鸣增强,泄泻常于餐后出现,泻后腹痛减轻,无发热,发病后体重减轻4kg,曾先后做过12次粪便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屡用诺氟沙星、土霉素、磺胺朕等治疗无效。曾到广州市某医院做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肠管痉挛时间延长,收缩频繁,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肠道易激综合征”。舌淡苔黄白相兼,脉弦滑。处方:炙甘草、清半夏各12g,干姜、大枣各10g,黄连5g,党参、白芍各20g。水煎服,每天1剂。用药至3周后,症状已明显减轻,再用药2周,病告痊愈。经随访1年,未有复发,体重恢复正常。(万志成.《新中医》1994,9:25)

02

慢性腹泻

刘某,男,36岁。4年前因伤食引起腹泻,治后获愈。但遇进食物稍多或略进油腻即复发,发时脘腹胀闷,肠鸣辘辘,大便稀糖,夹有不消化物或粘物,日2~3次,并有心悸,失眠,眩晕。脉沉细,舌苔白而微腻,腹平软,脐周轻度压痛,经治无效。予甘草泻心汤加白术、川朴、茯苓、秫米、焦三仙。服3剂,大便成形,纳增,睡眠较佳,尚有肠鸣心悸。原方去川朴加桂枝。续服6剂,大便正常。以参苓白术丸、归脾丸善后,随防两年余未再发作。[浙江中医杂志,1979,(8):279]

03

胃肠功能紊乱

许某,男,59岁。1992年6月28日就诊。患者脾胃素弱,习惯性便秘。3天前因感冒,低热37.5℃,全身不适,腹胀,大便秘结。医者用“下法”,热退,全身乏力,上腹胀,按之痞满而不痛,大便稀,日3次。此为胃气虚弱,水谷不化所致。治宜补虚泻痞,调胃和中。用甘草泻心汤加减。处方:炙甘草12g,黄芩、干姜、法半夏、白术、生晒参、茯苓各9g,川厚朴6g,黄连3g,大枣4枚。上药连服3剂,腹胀减痞除,大便较软。再用陈夏六君丸调理而安。[新中医,1994,(1):60]

现代临证

甘草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也基本同于半夏泻心汤,但由于重用甘草补中,故其更适宜于脾胃虚弱者。

赞(0)
修元健康网 » 经方应用之甘草泻心汤医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