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方证对应派的同学注意了,请关注:胡希恕气化浅说

导读:众所周知,胡希恕胡老学术专长在于六经八纲方证辨证,并提出“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的学术观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胡老对内经、气化也同样研究和重视。今天我们分享一篇《胡希恕气化浅说》以期引起方证对应学派同学对经方其它学派的关注和重视。

胡希恕老师精通《伤寒论》,有《温病》著作,同时亦研究《内经》。附院楼道有“学习园地”,老师发表“气化学说”连载,笔者(陈雁黎)于1962年冬站录此文。唯意深语奥,请读者细研。

一、气的概念

气是一种抽象名词,经常用以说明具有动能、为目(眼睛)所不能辨别的事物。如正气、邪气、勇气、病气等皆是。所谓气化的气,是指具有生身全命动能的一种气,不要误认为是什么样的一种气体。它作用于人体好似电作用于机器。人体是依赖气的动能而生存,但同时亦因为人体的生存而不断地消费着气。众所周知,吾人须以饮食的方式摄取营养物质,才可以维持健康,生活下去。不过这些来自体外的营养物质,只是气的滋养材料,而不可能直接加入生理的一环,乃起生身全命的作用。正如虽可利用水火以发电,但水火并不能直接参与机器的活动一样,势须经过生理的细微加工,使之质变性地化为上述生身的气,那才是以充形体而周全性命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此有如下的一段说明:“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注】食物系直接纳入形体,故谓为味归形。形体虽将食物纳入,但须经过“化气”的一个阶段,才可以益形体,故谓为形归气。由味化生的气,乃可流行于经脉,化合成精真的血,故谓为气归精。精血足则营卫利,形体始充,化机乃行,故谓为精归化。不过气归精可以说是精、食、气、味归形,亦可说是形食味。但气因化而成,故实则是化生精,而养形者为气并非味,故实则是气生形。

按:以上虽只短短的一段文字,已明确指出气化的概要情形。味归形,形归气,是说明气的“化生”。气归精,精归化,是说明气的“化用”。化生与化用即所谓气化的整个过程。最后提出化生精,气生形,乃气化的主要精神,同时亦是气化学说的理论基础。

二、气的化生

气的化生是要探讨人体借以维持生存的气,究竟必须具备哪些营养物质,才是以化生,以及用什么样的生理方式而使之化生。关于这一问题,在祖国很早的医籍里即颇有明确的记载。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按:由以上一二节的说明,可知无论饮与食,虽经过胃的消化,但水谷所化的精微,必须输之于肺,才能发挥气的作用。可见气的生化,必须在肺的作用后而始充完成。那第三节所谓受于天的真气,即现代医学所谓的气,谓为“与谷气并而充身也”。亦即是说,由胃所化水谷之气,尤必须接受来自肺的真气,则气的化生火候始全,才能“充身”形体,而发挥气的作用。

总之,气的化生,首先由胃把纳入的水谷加以消化,再由脾的作用,将此化物中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最后由肺把受之于天的真气与水谷的精微化合,而成为有动能的养身之气。于是内而脏腑,外而筋骨肌肉,均赖此气以生,而维持其生理活动,这与现代医学所论大体一致。只是脾为胃行其津液一点与血管吸收作用似有不同。其实脾主运输亦仅有泌糟粕蒸津液的作用而已。故古人以胃主化而脾主磨,磨以行之,亦有促进吸收之意。《灵枢·本神》“脾藏营”之说表明脾与营血的关系,说明古人早有所见。至于有关血管的吸收作用,古人亦并非不知,如《灵枢·痈疽》有“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络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文中孙脉乃脉之至小者,即今之所谓毛细血管。如露之谷气渗入孙脉,不是说明毛细血管的吸收作用而谓何?古人既知有血管的吸收作用,而反谓脾行津液,则当另有所见可知。

(1962年12月2日抄于附院“学习园地”)

三、气的化用

远在数千年前的中医祖先,当然不可知有细胞的组织实质,但确曾意识到人体的各部组织都有其独自存在的生命力,而更确切地指出,无论任何人体部位的任何微小组织,均须仰赖来自以胃为主所生化的气,才足以维持其生机和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是如何令人惊叹的事。例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按:以上虽为脾病而致四肢不用的说明,但所述亦是四肢所以不用的根由。只是由于不得禀受水谷气,遂致该体部的筋骨、肌肉等个别组织,皆无气以生。此虽不似现代医学对于组织代谢更精密的分析,但确充分认识到了组织代谢的普遍作用。基于这样事实,则已经化生的气,势须普遍供给到人体的各部,而使全体组织得以禀受为生。故此所讨论的化用,不但要明确它于人体的实质作用,还要探讨它是怎样地普遍流行于身体。首先就它流行的情况,叙述如下。

如前所述,气只是就其有生身全命的功能而言,实则它不但不似一般所熟知的一类气体,相反地,它乃是一种变化多端的液体,而这种液体所以能普遍流行于人体的内外各部而无所阻碍,自然要凭借于密布周身的脉道,故《灵枢·决气》曰:“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按:其大意是,人体之所以有脉,是专为约束营气,使为其得以通畅无阻而设。此所谓营气,实即气在流行上的一种变化现象。故营气借脉而畅通无阻,亦即气借脉而得以畅通无阻可知。不过气化流行的变化情况,相当复杂,古人于此另有更深入的看法。而其主要精神大都见之于营、卫、气、血间的有关论述。今即就此四者,择要介绍如下。

《灵枢·卫气》曰:“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大意是说:水谷化生的气,是循环经脉以流行于全身,由于脉络密布全身的关系,故虽深处体内的五脏和运行在四末的肢节,亦无不有此气的流行。在这种情况下,则经脉的内外即同时反映着两种不同的现象。其一种是浮出于脉外而不循经运行的卫气;另一种是居于脉内而循经运行的营气。营在脉内为阴,卫在脉外为阳。营行于内,卫浮于外,故谓阴阳相随。气既归精,精复化气,故谓内外相贯。营与卫就这样如环无端地永续存在着。

按:受水谷而行化物,乃括饮食排泄等全部消化过程而言。因关系六腑共有的作用,故不单言胃而统言六腑,气之流行于周身,势须合血于脉内,气之作用于组织,又势须别血于脉外,所谓浮气,即别血浮出脉外之气。人体无处无脉络,即无处不有循环以行的营气和无处不有浮于脉外的卫气。可见,营与卫是在血液循环和精气互化的情况下,作用于脉内外的两种象征称呼。亦即现代医学所称述的毛细血管的通透作用。对于以上的浮气解说,亦或认为出之附会。其实不然,古人不但正确地熟悉血管的通透作用,而且更能重视它的临床现象,今举一二实例,以证所言。

例如《灵枢·营卫生会》曰:“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按:以上不但确知夺血无汗和夺汗无血的体液出入脉道的事实,而且进一步指出血与气本属一体,只有处于脉内脉外之分,而无形色或赤或无之异,只是给予不同的称呼罢了。

又如《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按:卫外泄而为汗,故谓之强,卫泄于外则营自不守于内,故谓之弱,此与上之夺汗无血为同一道理。由以上二例来看,又何谓古人不知血管有通透作用呢!不过这种作用,古人谓为气化,而不称作通透乎。

以下就古人对气血的论说加以探讨。首先明确一点,此处讨论的血,是专指与气相互变化的血。可说是限于染有血色素的血浆,红白血球及血小板等固有成分,并不包括在内,因为古人是在气的生化上以分别气的异象,而不是专论血的有关本质。必须深虑这一事实,对古人的论述才不至于有所误解,那么就看一段《灵枢·决气》篇:“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按:以上二节,正是对照地说明气与血的鉴别,尤其是从气的生化源头处来分析气血,最见精神。盖水谷的津液自下而输上,直至上焦,接受自肺来的真气,则气的化生火候成熟,出脉化用即始于此时。由“上焦开发,宣五谷味”可知,唯有此时,才能见到精纯的气,故此后在精气通化的作用下,便无从看到气的本体了。同理,精纯的血,亦只有见于中焦,谷气初入脉内变化而赤之时。若至上焦化用运行之后,亦无法看到血的本体了。气在脉外化用即行,故有熏肤、充身、泽毛,如雾露灌溉之普遍情况;血在脉内,气方归精,故只出变化而赤之象。总之气和血本属同源,在脉内时则色赤,即称为血,出脉外时,则无色即称为气。但血始于“气归精”,而气始于“精化气”。故血初见于中焦,气初见于上焦,然切不要误认为,离开中焦便无血,除去上焦便无气。其实随脉所在,于内即有赤色循行的血,于外则有无色而存在的气。唯在气的化生和无休止的作用下,则复杂化了脉内外的血与气。亦只有在其作用上分营与卫,而不能在其本体上区别气与血了。故营与血都是指脉内事,卫与气都是指脉外事。不过一则于动的形态下以明“用”,另一种于静的形态下以明“体”。观点不同,犹不得混同视之。

(1962年12月16日抄于附院“学习园地”)

前所叙述的营、卫、气、血,只是气在“化”“用”上所显示的流行变化,至于它如何作用于人体,还须进行以下阴气与阳气的探讨。

阴气简称为阴,乃指占身体最大比重的液体而言,如前所述气化的“气”。无论是当它“化生”或“化用”的时候,而总是保持着液体的形态。由于气化的永续不休,此液体亦自推陈致新地永恒灌溉着人体的各部。营、卫、气、血即此灌溉周身时的流行情况,虽为象各殊,但严格讲,均可称之为体液,故亦统称之为阴气。它是人体组织进行不断更新和修补的材料源泉,故恒称之为养人的精气。《内经》所谓的“阴成形”,即是对它作用于人体的明确指出。

阳气简称为阳,它的含义相当于近代医学所称述的热能。它虽与阴气一样,同时在气化过程上作用于人体。但前者阴气是就气的本质而言,而此“阳”者就是指气化生的动能而言。它是一切人体机能的根源,对于生身的作用,较之“阴气”更为重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当可证实此言。

按:此阳气作用于人体,有似天与日的比喻,很明显地说明阳气为热能样的重要,如没有它,是要折寿而不彰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

按:阳化气的“阳气”,应作机能解,相对而言,说明阴气是营养形体,而阳气是生化机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按:其大意说:无论内而难测的神明妙用和外而易见的筋体活动,均须有赖于阳气的供养。即是说任何机能的活动,都由阳气所生化。可见,热能转变为机能的事实,在数千年前的医学始祖,已早有所知。

总之,阴气与阳气虽同是气化作用在人体的表现,但前者是气化过程中,以示体液灌溉的一面,故可说是来自物理的作用;而后者是在气化过程中,以示热能活动的一面,故可说是来自化学的作用。此二者同时工作,共行无间。热能的作用,是在体液的灌溉之中,而非在体液的灌溉之外。尤其是阳无形而阴有质,它们是一体并存,功能互见。所以《灵枢·决气》谓:“气熏肤、充身、泽毛。”而《灵枢·本脏》亦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其实气与血乃脉外的体液,自属阴气的范围。谓“熏”与谓“温”者,实即并于一体的“阳气”之性,而非体液所固有。如前所述,气之行,势在脉内,而气之用则在脉外。故阳亦只常合于脉外的气与卫,而显现其功能。脉内的血与营则无从见之。古人又常以脉内的营和血为阴,而以脉外的卫与气为阳,亦即基于这一观点,不可不知。

(1963年2月10日抄于附院“学习园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收录仅供学习研究之用。
赞(0)
修元健康网 » 方证对应派的同学注意了,请关注:胡希恕气化浅说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