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广医名方 | 酸枣仁膏​

酸枣仁膏,是广安门医院特色院内制剂之一,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用于肝血不足,阴虚内热的失眠症治疗。在为无数失眠患者送上甜美好梦的背后,还隐藏着我院建院元老、针灸名家叶心清,治疗外国友人的医案佳话。

叶心清,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针灸名家。1955年,他奉调入京参与筹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是广安门医院的建院元老,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的创始人之一。叶心清多次受国家委派赴海外,为外国政要与国际友人诊疗。他用精湛的针灸技术和显著的治疗效果,赢得国际患者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认可,向世界展现了中医针灸的独特魅力。

1962年,叶心清(右2),学生徐承秋(右4)为越南领导人诊疗,与时任越南总理范文同(右3)合影

翻开叶氏医案,我们看到他针药结合、针术炉火纯青的运用;在一条条病例、一张张处方间,体会到一代中医大家为救治患者付出的辛勤探索。其中,有这样一则治疗失眠症的医案,不仅展现出叶老用药的独到经验,更成为广安门医院院内制剂——酸枣仁膏的雏形。

1960年12月6日,正在出诊的叶心清突然接到为外宾会诊的任务。

病例

患者席某,62岁,捷克籍

失眠40年,1960年12月6日,初诊

患者20余岁时因工作过度紧张,疲劳后开始人睡困难,且逐渐加重。近20年来每夜只能睡2~3小时,且性情急躁难以自制。长期服用大量镇静安眠药物。并伴有发作性左面部电灼样疼痛,剧痛发作约半小时,经1~2日疼痛方可完全消失,发作时面红目赤,身感燥热。在国外多方治疗均无效。特来我国寻求中医帮助。

会诊中,叶心清为患者做了全面检查:其脉弦数,苔淡黄。辨证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治法为滋阴清热,养血安神。开具处方: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夜交藤,每日1剂。同时,隔日针治1次。针补双侧三阴交,留针30分钟,泻右期门,平补平泻中脘、神门双侧。

针药并施后,连续4次每夜可睡8~9小时,有时竟彻夜而眠,自述40年来从未出现过这样好的睡眠,以后每夜均能保持熟睡7~8小时。针药10天后,脉象复常,苔转薄白,心烦消失,精神愉快。神奇之效,令同行的捷克医生惊叹不已。

为巩固疗效,叶心清将原方配制成膏剂续服。患者每晚睡前服膏药15克,连服2个月,夜眠一直良好,其余症状也未再复发而回国。

叶心清手写处方

叶心清与酸枣仁膏

叶心清所开的药方出自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的酸枣仁汤,主治 “虚劳虚烦不得眠”,由炒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生甘草5味药组成。本方沿用至今,仍是血虚心烦不眠、心悸虚汗等症的效方。

叶氏指出,酸枣仁一味,不仅是心家要药,功专宁心敛汗,更有养肝养血之力。《本草图解》所言:“酸枣仁味酸性收,故其主治多在肝、胆二经。肝虚则阴伤而烦心不卧;肝藏魂,卧则魂归于肝,肝不能藏魂,故目不得瞑。枣仁酸味归肝,肝受养,故熟寐也。”

  • 枣仁酸味归肝,安眠作用系其养肝养血所致。
  • 茯苓宁心安神,为臣药。
  • 知母苦寒,清热除烦效良,尤宜于阴虚火旺的虚烦失眠,是为佐药。
  • 川芎入肝、胆经,行血中之气,祛风止痛,为使药。
  • 生甘草泻火热,且调和诸药。

酸枣仁汤虽药简味精,但组方严谨,主治明确,为肝阴不足,肝血亏损,虚火上扰,心烦失眠的效方。

叶心清应用酸枣仁汤治虚烦失眠时,必加夜交藤一味。夜交藤始载于《开宝本草》,系何首乌的蔓茎,入心、肝两经,功专养心安神,主治虚烦不寐,加入酸枣仁汤后,相得益彰,安神功能倍增。

为了让患者服用更方便,疗效更持久,叶老一般先以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再配针刺三阴交、神门等养阴宁神,获效后,增加10倍用量浓煎成膏方,这便成为广安门医院院内制剂酸枣仁膏的雏形。

随着我院新制剂中心的落成,以西黄解毒胶囊、玉红膏、酸枣仁膏等为代表的广安门医院系列院内制剂将逐步恢复投产。历经岁月沉淀,广安门医院的酸枣仁膏换新上市,全新包装设计承载着前辈医者的智慧,不变的品质保证持续为您疲惫的夜晚提供安稳呵护,在中医药的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帮助更多失眠患者重归甜美梦乡。

广安门医院院内制剂酸枣仁膏,可在我院门诊由医生辨证开方取药。

参考资料:

徐承秋,张大荣,叶成亮等.叶心清医案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沈绍功,叶成亮,叶成鹄.叶心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来源:针灸科、药学部、院办公室

编辑:高学成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   璐

监制:刘   震

赞(0)
修元健康网 » 广医名方 | 酸枣仁膏​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