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10g,麦门冬10g,玉竹6g,天花粉6g,生扁豆5g,生甘草3g,冬桑叶6g。
用法:水煎,分2次服。
主治:燥伤肺卫阴津,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无痰,苔燥乏津。
证析:咽干、干咳、发热、口渴、苔燥全是一派燥热伤津证象,按脏腑辨证,病位在肺,按气血津液辨证,是肺阴亏损。若欲究其致病原因,则因肺卫感受燥气使然。
病机:燥伤肺阴。
治法:甘寒生津法。
方义:本方根据甘寒滋液立法,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甘寒生津,扁豆、甘草和养胃气,配冬桑叶轻宣上焦燥热,合而成方,具有清养肺胃作用。
清热生津,本已符合此证机理,何以方中还要配伍桑叶?此证是因外感温燥,肺卫痹郁而呈干咳,桑叶可以宣肃肺气,恢复肺卫功能,观治燥诸方均配桑叶、杏仁,有提示学者治肺勿忘宣降肺气之意。
应用:《温病条辨》中此方原治肺阴不足之证,但其咽干、口渴等证象亦属胃阴不足现象,故本方对肺胃津伤均适用。(按:沙参麦冬汤以养阴为主,虽然也是治疗燥伤肺阴的方剂,清热养阴力量均不及清燥救肺汤,宣发燥邪力量亦逊于桑杏汤,唯轻证可用,如果用于重证,有病重药轻,鞭长莫及之失。热病后期,肺胃阴虚,亦可投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