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难治型高血压吃药无效多是因为阴虚了,一个中成药养阴潜阳,血压就正常了

 程奕斐,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师承多位中医名家。善用经方,不薄时方。擅长儿科、妇科、皮肤及部分内科杂症。

高血压的药之前也介绍过,但有的吃着一两种降压药,血压稳稳当当。可有的就没那么顺,换了好几种药,剂量加了又加,血压还是像没拴住的野马,忽高忽低。头也晕,脖子也僵,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去医院一查,医生说这是“难治型高血压”。今天就聊聊这种难缠的高血压,以及养阴降压胶囊这个中成药,是怎么从中医角度帮着调理的。

为啥有的高血压这么难缠?

先说说啥是难治型高血压。一般来说,规律吃了三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其中一种还得是利尿剂),血压还是降不到140/90以下。或者得吃四种以上药才能勉强控制,都算难治型。

这种高血压难缠在哪?不少人有体会:

有的早上起来头重脚轻,像踩了棉花,稍微活动一下,太阳穴就突突跳,量血压准高。有的晚上特别明显,越想事越烦,心里像揣着团火,血压跟着往上飙,吃了安眠药也睡不安稳。还有的不光血压高,还手麻、腿沉,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检查下来,肾、心脏都有点小问题——这些情况,单靠一味降压药,往往顾此失彼。

为啥会这样?西医说可能和遗传、肥胖、打呼噜、肾脏里的小动脉出问题有关。但从中医来看,这种“难缠”的高血压,大多不是“单一问题”,而是身体里好几个地方“闹矛盾”,虚实掺在一起,寒热裹在一块,调理起来自然得更周全。

中医眼里,难治型高血压常见的情况

中医看高血压,不只是盯着“血压表上的数字”,更在意身体的整体状态。难治型高血压,常见这几种情况搅在一起:

一是“阴虚”扛不住“火旺”。咱们身体里得有“阴液”,就像田里的水,能稳住“阳气”。要是阴液少了(比如年纪大了消耗多,或者常年熬夜、操心多),阳气就容易像没缰绳的马,一个劲往上冲。这时候人会觉得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手脚心热得慌,晚上睡觉盗汗,一到下午或晚上,血压就容易往上窜。

二是“肝气”太旺,带着“火气”往上跑。肝主疏泄,负责让气顺顺当当运行。要是总爱生气、憋闷,或者老操心儿女的事,肝气就容易“堵”住,堵久了就变成“肝火”。肝火一旺,往上冲到头,就会头晕头胀,像戴了顶紧帽子,耳朵里嗡嗡响,脾气也变急,一点小事就想发火,血压跟着情绪蹭蹭涨。

三是“痰热”搅和,气血不通。现在人吃得太油太咸,活动又少,脾胃消化不动,就容易生“痰湿”。痰湿堵在身体里,时间长了会变成“痰热”,像一锅熬稠了的汤,黏在血管里,让气血走得不顺畅。这时候人会觉得头重,像裹了块湿毛巾,胸口发闷,大便也黏马桶,血压高的时候,身子发沉,没力气。

四是“虚实夹杂”,补不得也泻不得。有的人既有上面说的口干、盗汗(虚),又有头晕、脾气急(实);或者吃点凉的就拉肚子(脾胃虚),但又总觉得心里烦躁、上火(热)。这种情况最麻烦,光清火怕伤了正气,光补阴又怕火更旺,得找到平衡点。

养阴降压胶囊,这些成分是怎么起效的?

养阴降压胶囊的名字里,“养阴”和“降压”是核心,从成分来看,确实是针对上面说的这些复杂情况来配的,既有清泻的药,也有滋补的药,还有调和的药,咱们一个个说:

先说说“养阴潜阳”的君药:龟甲、五味子、白芍

龟甲这味药,在中医里是“滋阴潜阳”的好手。它性子偏凉,能补肝肾的阴液,就像给“干涸的田地”浇水。同时还能把往上窜的阳气“拉”下来,对付阴虚导致的阳气上浮特别管用。比如有的人到了下午,脸颊发红,头晕得厉害,龟甲就能慢慢把这种“虚火”压下去。

五味子别看名字普通,本事不小。它能“敛阴”,就是把身体里快耗散的阴液收住,还能安神。晚上睡不着、老出汗的人,往往是阴液守不住,五味子就像个“守门的”,帮着把阴液留在身体里,同时让人心里踏实点,睡好了,血压也容易稳。

白芍能养血柔肝。肝需要血来“滋养”,血够了,肝气就不容易“暴躁”。它就像给“急躁的肝”敷了块凉毛巾,既能缓解肝火引起的头晕、头痛,又能补点血,不让清泻的药伤了正气。这三味药配合,正好针对“阴虚”这个根本,从源头上稳住“火气”。

再看“平肝清火”的干将:天麻、钩藤、夏枯草、人工牛黄

天麻和钩藤是中医治高血压的“老搭档”。天麻能“息风止痉”,简单说,就是能让“往上冲的阳气”慢慢平稳下来,对付那种头晕、手脚发麻、走路发飘的情况特别管用。钩藤性子凉,能直接清肝火,像给“燃烧的肝火”浇点凉水,肝火下去了,头胀、耳鸣这些症状就能减轻。

夏枯草不光能清肝火,还能散郁结。有的人脖子上摸起来有小疙瘩(比如甲状腺结节),或者总觉得嗓子里有东西堵着,这就是“郁结”。夏枯草能把这些郁结散开,同时清掉肝火,对于肝火夹着痰湿的情况,特别合适。

人工牛黄是清热的“急先锋”,能清心里的火、肝里的火,还能化痰。心里烦躁得坐不住,或者痰热堵在胸口、咳黄痰的人,人工牛黄能快速把这些“热”和“痰”清掉,让人没那么烦躁,血压也能跟着缓一缓。

这几味药合在一起,专门对付“肝火旺盛”“阳气上冲”的问题,把往上窜的“火气”压下去,头晕、头胀这些急性症状就能缓解。

还有“通瘀泻热”的帮手:代赭石、槐米、大黄

代赭石是矿石类的药,性子重,能“重镇降逆”。啥意思?就是能把往上冲的气和血“拽”下来,对付那种恶心、呕吐、头晕得天旋地转的情况特别有效。对于血压高到头顶像要炸开的人,代赭石就像个“镇石”,稳稳地把气血往下引。

槐米就是槐树的花骨朵,能凉血止血,还能清血热。有的人高血压时间长了,眼底有点出血,或者鼻子偶尔流血,这就是“血热妄行”,槐米能把这些多余的“热”清掉,让血安分守己地在血管里走。

大黄大家可能熟悉,能通便。但在这里,它的作用不只是通大便,更重要的是“泻热”。身体里的热邪、痰浊,能通过大便排出去,就像给身体“开个出口”,不让热邪堵在里面捣乱。大便通了,肚子不胀了,火气也能跟着降点,血压自然容易稳。

这三味药负责“通”和“降”,把多余的热、瘀、痰排出去,让气血运行顺畅,不让它们堵在血管里“推高”血压。

最后是“调和脾胃、理气开窍”的辅助:土木香、吴茱萸、人参、冰片

土木香能理气止痛,还能健脾。前面说了,很多难治型高血压的人,脾胃功能不太好,容易腹胀、没胃口。土木香能让胃气顺起来,吃饭香了,身体才有劲儿,也能防止其他寒凉的药伤了脾胃。

吴茱萸性子有点温,在这么多凉药里,它是“反佐”的。就像炒菜放点儿姜,能中和苦味,还能防止凉药太多伤了阳气。它能散寒止痛,对于那种因为寒气导致的头痛、肚子凉,有辅助作用,同时还能引药入肝,让其他药更好地发挥作用。

人参是补气的,而且是补元气。难治型高血压的人,往往时间长了,身体有点虚,光清火、通瘀容易伤正气。人参就像给身体“加把劲”,补补气,让身体有能力“扛住”调理的过程,不会越治越没劲儿。

冰片气味清香,能开窍醒神。头晕得厉害、脑子不清楚的时候,冰片能让气机通畅,就像打开一扇窗,让头脑清醒点,同时也能帮助其他药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些辅助的药,看似不起眼,其实是为了让整个方子更“平和”,既不清过头,也不补过头,适合长期调理。

什么样的人适合用?

养阴降压胶囊不是所有难治型高血压都能用,得看身体发出的“信号”,要是你有这些情况,可能就对上了:

1. 既有“热”又有“虚”:比如头晕头胀、眼睛干涩,同时又口干舌燥、晚上睡觉盗汗,手脚心热,这是“阴虚肝旺”的表现。

2. 情绪一激动血压就飙:平时爱生气,或者老操心,一着急就头晕、耳朵响,脾气急,血压跟着情绪波动大,这是“肝火旺盛”的信号。

3. 头重、身子沉,大便还不好:头像裹了湿毛巾,胸口闷,大便黏马桶,或者好几天不大便,这可能是“痰热内扰”。

4. 吃了西药血压还不稳:规律吃着降压药,但血压还是忽高忽低,尤其是下午到晚上容易高,伴有上面说的那些症状。

但要是你平时总觉得怕冷,吃点凉的就拉肚子,手脚冰凉,或者血压高的时候一点上火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没劲儿、心慌,这种情况可能就不适合,得让医生看看是不是别的问题。

用的时候得注意啥?这些“细节”别忽视

1. 别停西药,中西结合更稳:养阴降压胶囊是辅助调理的,不能替代西药。难治型高血压往往需要西药打底,中药帮忙改善症状、稳住血压,具体怎么配合,得听医生的,千万别自己停西药,免得血压反弹。

2. 吃一段时间再看效果:中药调理讲究“慢慢来”,尤其是这种虚实夹杂的情况,可能得吃2-4周才能看出变化,比如头晕减轻了,晚上睡得香了,血压波动小了。别指望吃几天就见效,着急反而影响情绪。

3. 饮食得跟上:少吃盐,一天别超过5克,咸菜、腌肉这些就别碰了。太油、太甜的也得控制,避免生痰生热。可以多吃点滋阴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梨,帮着补补阴液。

4. 情绪和作息比药还重要:前面说了,肝气不舒、熬夜会耗阴液,这些都是高血压的“帮凶”。每天找半小时散散步,晚上11点前睡觉,少操心、少生气,比啥药都管用。

5. 不舒服就停,及时问医生:要是吃了之后拉肚子、肚子凉,或者头晕更厉害了,可能是不对症,别硬扛,赶紧找医生看看,调整用药。

最后说句实在话

难治型高血压确实难缠,就像一团乱麻,得一点点理清楚。养阴降压胶囊的好处,在于它不像单一的西药只盯着“降血压”,而是从养阴、清火、通瘀、补气这几个角度一起下手,帮着身体找回平衡。但说到底,它只是调理的一部分,配合西药、改改坏习惯、放宽心,才能让血压真的稳下来。

要是你正被这种难缠的高血压折腾,不妨和身边中医大夫聊聊,看看自己的情况是不是适合用它。记住,高血压调理没有“万能药”,找对路子、坚持下去,才能把这匹“野马”驯服。

声明:以上内容为纯公益中医科普,仅供学习交流,不直接作为用药建议,如有健康诉求,请先咨询中医大夫。

赞(1)
修元健康网 » 难治型高血压吃药无效多是因为阴虚了,一个中成药养阴潜阳,血压就正常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