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每周一穴|养肝明目——光明穴

我们人体就有自己的“大药库”,却常常被忽视,这就是穴位。人体上分布着很多重要穴位,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以穴位为切入口的保健治疗是中医很重要的疗法之一

光明穴气血所处为天之天部,足少阳胆经吸纳蒸升的阳气皆汇合于此,本穴有联络胆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络穴。光明即明亮的意思,善治眼疾,使之重见光明,故名光明。光明穴是治疗多种眼疾重要的首选穴位之一。

 

穴位定位

光明穴: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取穴的时候,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从腘横纹到外踝间的距离是16寸,一半就是8寸了,一般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这样我们就在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找到了光明穴。

功能作用:疏肝明目,祛风利湿,活络消肿。
主治疾病:主治偏头痛、近视、目痛、夜盲、乳部胀痛、膝痛、小腿酸痛、下肢痿痹、颊肿、癫痫及白内障等。
%title插图%num

按摩方法

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在光明穴,逐渐用力深按,以产生酸胀感为佳保持5-6秒后松开,间隔2-3秒后再进行点按,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点按光明穴5-10分钟即可。

可治近视眼、老年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症。

%title插图%num

养生说明

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足厥阴肝经连目系,肝开窍于目,又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其经别系目系,故本穴是主治眼病的要穴,以使眼睛恢复光明而得名。日常按揉可缓解用眼眼疲劳,改善视力,尤其适用于因失眠、看手机、电脑时间过长引起的眼睛酸困,憋胀感,此穴是治疗多种目疾的首选穴位。

针灸科专家

%title插图%num

余 敏

针灸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全科医师,广州市“百会聚英”优秀人才培养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针法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脊柱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师承国家基层名老中医孟杰教授。

擅长运用针灸、中药、龙氏手法、穴位埋线以及刃针、浮针、神经阻滞术、麦肯基生物力学诊疗法等现代康复技术,主治颈肩腰腿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源性头晕、头痛、失眠等、痛风、骨质增生症、面瘫、小儿脑瘫、中风偏瘫、帕金森病、运动损伤、耳穴体针并用减肥、更年期综合症,咳嗽、胃肠功能紊乱等内科慢性疾病调理等,在中医特色的“五位一体”的联合保守治疗方法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三、四、五、六上午(国医馆二楼202室)

%title插图%num

丁 达

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清海教授;现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康养学会委员;为“孟杰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骨干成员。

擅长运用针灸、中药、穴位埋线以及刃针、浮针、抖针、易罐等现代康复技术,主治各种痛症(颈肩腰腿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扭挫伤、肩周炎、网球肘、头痛、痛风等);头部及精神状态疾病(失眠、情绪疾病、面瘫、颈源性头晕、小儿脑瘫、中风偏瘫、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内科疾病(咳嗽、胃肠功能紊乱、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五上午(国医馆一楼103室)

%title插图%num

陈世芬

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
擅长治疗:1.神伤证:失眠、忧郁、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水平及免疫系统水平下降等;2.脑血管病后遗症:中风偏瘫;3.妇科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不育、男女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疾病;4.小儿病:脑瘫、自闭症、厌食、发育迟缓;5.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6.各类痛症杂症:面瘫、各类头痛、颈椎病、颈性眩晕、神经性耳鸣、肩周炎、网球肘、腕关节痛、胸背痛、肋间神经痛、腰痛、膝关节痛、痛风、踝关节及腕关节扭伤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日上午(国医馆二楼)
赞(1)
修元健康网 » 每周一穴|养肝明目——光明穴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