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陈某,男,70,视物模糊2年余。患者自述2年前白内障术后双眼视物模糊,左侧为甚,时有重影,伴眼睛干涩,使用眼贴、眼药水缓解症状效不佳。现症见:双眼视物模糊不清,时有重影,伴眼睛干涩,遂来我门诊就诊。无药食物过敏史,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水滑,中部舌苔略厚,脉沉弦。

双眼视物模糊,时有重影,伴眼睛干涩,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水滑,中部舌苔略厚,脉沉弦。

穴取双侧蝶腭穴。
蝶腭穴针刺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面颊,嘱患者嘴略张开,进针点选在颧骨弓的下沿,约相当于颞骨颧突和颧骨颞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碘伏常规消毒待针刺部位及医者双手,医者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棉球夹持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于蝶腭穴所在位置,右手持3寸无菌针灸针针柄,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指同时用力,将针刺入皮肤,针刺方向向前向内,使针尖向对侧眼角刺入约5-5.5公分,使患者产生放电胀麻感。后留针30分钟,出针时捏住消毒棉球缓慢出针,出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2~3min。嘱患者不可用力咀嚼,忌风寒、凉水等刺激面部。


1.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休息10分钟,待治疗区无出血后方可离开。
2.治疗区域24小时内勿沾水。
3.因在面部针灸,此处血运丰富,应少进行行针操作。
4.嘱注意保暖,避免劳累。
5.嘱患者不可用力咀嚼,忌风寒、凉水等刺激面部。

治疗5次后随访,患者自诉视物模糊改善,干涩感减轻及重影减轻。症状由10分减轻至6分。

白内障是一种眼球中晶状体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混浊导致视觉障碍的疾病。其常见类型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等,老年性白内障尤为常见。与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相关等。此外,暴露在强光下、吸烟酗酒、营养不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都会增加白内障的风险。
该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圆翳内障,病位为瞳神内之晶珠,其病为年老脏腑中虚,脏腑精气不充,难以上荣于目,目失涵养,邪乘虚入致血郁而不能畅行,并从目系入黑睛内,伤及晶珠而成翳。《灵枢经·大惑论》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世医得效方》载:“圆翳者……此因肝肾俱虚而得也。”可见肝肾亏虚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主要病理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载:“年六十,阴痿,气大衰”。该患者年已七旬余,脏腑功能衰退,精气不足难以上注于目,故久而成此病。
蝶腭穴针刺法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眼症、面瘫、鼻炎、耳聋耳鸣、三叉神经痛等方面疗效较好。蝶腭神经节是内脏神经系统内最大的副交感神经节,位于颅骨侧部的翼腭窝内,上颌神经的下方,为一扁平的小结,直径3~5mm。组成该节的神经元是副交感节后多极神经元,进入该节的神经根有3个,即副交感根、交感根、感觉根。本案患者采用蝶腭穴针刺法治疗视物模糊,可以刺激穴位能调节眼部经气、加速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功能,治疗多种眼病。蝶腭穴针刺法具有简、便、廉、验等多种优势,该穴对于眼病、鼻病、耳病、面瘫、胃酸过多等多系统病症均可起到良好效果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施治部位较多,创伤疼痛较小,临床值得推广。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知名专家3诊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四十来岁的L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