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涩剂
牡蛎散的方歌方义 方歌:牡蛎散内用黄,浮麦麻黄根最易,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方义:本方证多由气虚卫外不固,阴伤心阳不潜,日久心气亦耗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气不固,则表虚而阴液外...
牡蛎散的方歌方义 方歌:牡蛎散内用黄,浮麦麻黄根最易,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方义:本方证多由气虚卫外不固,阴伤心阳不潜,日久心气亦耗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气不固,则表虚而阴液外...
朱砂安神丸的方歌方义 方歌: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康复。 方义:本方证乃因心火亢盛,灼伤阴血所致。心火亢盛则心神被扰,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等症;舌红,脉细数是心火盛而阴血虚之征...
瓜蒂散的方歌方义 方歌:瓜蒂散中赤小豆,豆豉汁调酸苦凑,逐邪涌吐功最捷,胸脘痰食服之瘳。 方义:本方所治,为痰涎壅滞胸中,或宿食停积上脘之证。痰涎宿食填塞,气机被遏,故胸中痞硬、懊憹不安、欲吐不出、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寸脉微浮为邪气在上之征。...
安宫牛黄丸的用法用量 组成: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用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医嘱。 安宫牛黄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
越鞠丸的方歌方义 方义:方中香附行气,开气郁;苍术燥湿,解湿郁;川芎活血,调血郁;栀子清热,除火郁;神曲消食,去食郁。五药多能行气,气畅则诸郁自解。 越鞠丸的用法用量 组成:香附(醋制),川芎,栀子(炒),苍术(炒),六神曲(炒)。 用法:...
桃核承气汤方歌方义 方歌: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淤热互结小腹胀,蓄血如狂最相宜。 方义: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治当因势利导,逐瘀泻热,以祛除下焦之蓄血。 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芒硝...
乌梅丸的方歌方义 方义:方中乌梅酸温安蛔,涩肠止痢,为君药。花椒、细辛性味辛温,辛可伏蛔,温能袪寒并用,共为臣药。附子、干姜、桂枝温脏袪寒;人参、当归养气血,共为佐药。去放全方共奏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 乌梅丸的用法用量 组成:乌梅肉、黄...
保和丸的用法用量 组成: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 用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
二陈汤的方歌方义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方义: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
平胃散的方歌方义 方歌:平胃散用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施。除湿散满驱瘴岚,调胃诸方以此扩。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方义: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邪滞于中焦,则脾运不健,且气机受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