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匮》痉病的几个问题
痉病是《金匮要略》开宗明义的第一病,在所载的十三条经文中,计有三个方证。现有的几种《金匮》教学讲义,在《金匮》痉病的病机特点、三个方证的临床特征以及与后世温病学中动风痉厥的关系等几个问题的认识上,个人认为仍似欠确当。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痉病是《金匮要略》开宗明义的第一病,在所载的十三条经文中,计有三个方证。现有的几种《金匮》教学讲义,在《金匮》痉病的病机特点、三个方证的临床特征以及与后世温病学中动风痉厥的关系等几个问题的认识上,个人认为仍似欠确当。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从事小儿推拿多年,经常在临床上可以遇到小儿大便前干后稀的情况,相信从事儿科的同仁也遇到不少,笔者读《伤寒论》,读到阳明病篇时发现有若干条文正好提到此症,本文就这些条文综合分析,进行解读,并引发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伤寒论》191: 阳明病...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出处:《伤寒论》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四证及脉实者,或肠中实热积滞之“热结旁流”等证。有峻下热结之功。 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二证为主...
大承气汤方证是阳明腑实重证,病机是胃有燥屎,治法是急下之。诊断标准如下: (1)大便难,表现为大便鞕、大便坚,或时间长,如不大便五六日。 (2)腹部症状,如腹痛、腹胀、疼痛拒按,不典型的有心下痛、心下鞕。 (3)其他热盛的表现。一般情况下阳...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0g,厚朴15g,枳实12g,芒硝6g。 【用法】水煎服,其中大黄后下,芒硝溶化。(原方四味,以水一半,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
“ 概要:消化系统实症汇总,大黄甘草汤(胃下部坏死食物,朝食暮吐),调胃承气汤(堵在十二指肠,不吐,下脘建里一带压痛),小承气汤(堵在小指肠,腹满放屁小便黄,羊矢,关元压痛),大承气汤(堵在大肠,天枢压痛,腹满便秘不放屁小便黄),大黄牡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