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止控血糖,从“消渴”根源调体质

糖尿病为重大慢性病,是西医学难题,患者需要终身用药,甚者需注射胰岛素维持生活,并且糖尿病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尤其是经典中医之经方医学治疗糖尿病别具魅力,给患者打开了另外一扇窗。经方治病疗效好,不仅是方药好,更重要的是有科学的理论体系。

【医案】

某女,73岁。

初诊:2015年5月23日。糖尿病1年,血糖不稳定,眼底出血(去年9月),偶头似裹,时困乏,左眼看不清(0.11),偶睁不开眼,皮肤灼热,汗出多不恶风,有时口干苦,大便正常,偶受风腹胀,膝有时痛,双下肢偶水肿,眠可,有时盗汗;苔白根腻,脉弦细右浮。

老师辨治:

患者糖尿病史,血糖高,并发眼底出血。

皮肤灼热,汗出多不恶风,有时盗汗,有时口干口苦,当为里热(阳明)。偶受风腹胀,双下肢水肿,苔白根腻,当为里虚饮停(太阴)。

初诊依据症状反应,考虑阳明太阴合病,津液虚并阳明里热,治以健胃益气生津液、清热祛湿,处以白虎加人参去草加术麦菊牛天汤。辨六经为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白虎加人参去草加术麦菊牛天汤证

处方:

天花粉15g,知母15g,生石膏45g,麦冬15g,苍术15g,菊花10g,牛膝10g,党参10g自加粳米15g7剂。

【临证体会】

糖尿病为重大慢性病,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我国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这四类重大慢性病开展防治行动。目前,我国以这四类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慢性病是导致人群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为西医学难题,患者需要终身用药,甚者则需注射胰岛素维持生活,并且糖尿病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中医经方医学治疗糖尿病,给患者打开了另外一扇窗。糖尿病初期结合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及体重的控制,同时应用中医药改善机体整体内环境,多可以逆转,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具有卓越的疗效。从本文糖尿病医案可以看出,冯世纶教授根据患者症状反应的不同,而处以不同治法方药。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以缓解、控制症状反应为抓手,而临床观察发现“诸外之症状”得到缓解控制,则随之而来的是“诸内的检测指标”的改善控制。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由来已久,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有白虎加人参汤、五苓散、瓜萎瞿麦丸、肾气丸等治疗方证。

糖尿病初期以控制血糖为主,后期则以治疗并发症为主,中医治疗也有其常用方药。胡希恕先生治疗糖尿病,多用白虎加人参汤,也常加天花粉、牡蛎,并且指出“瓜蒌根、牡蛎解渴的力量相当强,有时候也加麦冬,大量加麦冬也可以。”

笔者学习总结胡希恕先生、冯世纶老师经方家经验及医案,同时结合临证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常见以下证型:

①津虚里热证,症见口干、口渴多饮、汗出多,多用白虎加人参汤,常合瓜蒌牡蛎散,可加麦冬,生津润燥、祛热解渴。

②津虚停饮化热证,症见口干、口渴、多饮、多尿、汗出多,多用五苓散加党参生石膏,祛旧水生新水,生津止渴。

③胃虚饮停化热证,症见胃胀、苔腻、口干、口渴,多用茯苓饮加半夏生石膏汤,健胃利饮、清热止渴。

④三阳合病夹饮证,在口干、口渴、汗出、多饮、多尿基础上,症见口苦、胸胁苦满等半表半里柴胡证,故在上方基础上多合柴胡类方,如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四逆散等,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生石膏更为常用。

⑤上热下寒并血虚水盛证,冯世纶老师将该证型列为厥阴病范畴,在冯世纶老师的糖尿病医案中,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的出现率不低,且该方服后降糖效果较好,可知,此类糖尿病患者亦不少见;参考《伤寒论》相关条文及黄煌教授等经方家、龙野一雄等汉方家的经验,糖尿病肾气丸证,亦不少见。

为什么糖尿病也多见柴胡类方证呢其实糖尿病也是内分泌疾病,而神经内分泌疾病多见柴胡类方证已是常识,糖尿病的病变器官是胰腺、胰岛,而胰腺病也多见柴胡类方证,故而柴胡类方对糖尿病患者的功效是值得深入临床观察研究的。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多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治疗需要生津清热、除烦止渴,常用如下中药:天花粉、知母、生石膏、麦冬、地黄、党参等。冯世纶老师在《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有一段论述颇为精要,摘录如下:“天花粉,补虚安中,滋枯润燥虽似于麦冬,但麦冬以止咳为主,止渴为客;而本药以止渴为主,镇咳为客。本药治渴清热虽似石膏,但石膏治实热,而本药治虚热。本药治虚热虽似生地黄,但生地黄以治血证为主,而本药不能治血症。”

在学习整理冯世纶老师经方辨治糖尿病经验后,笔者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居高不下者,多用以下方证:白虎加人参合瓜萎牡蛎散加麦冬汤、五苓散加党参生石膏汤、茯苓饮加半夏生石膏汤、柴胡加龙骨牡蛎加生石膏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患者服药,多在1~2周后,血糖下降,后可逐渐减撤胰岛素及降糖西药。但糖尿病为慢性病,中医经方治疗须“有方有守,久久为功”,要以3个月至半年为服药周期,甚至更长,同时辅以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方可“长治久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糖尿病不止控血糖,从“消渴”根源调体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