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17】

滴虫性肠炎(二)

[病案]唐某,女,33岁。腹泻三年余,少则日行三次,多则日行十余次,完谷不化,伴有肠鸣腹胀,下腹冷痛等症。粪便检查找见肠道滴虫,给予灭滴灵治疗,粪便中仍找到滴虫,腹泻亦然不减,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西党参 10克,土炒白术12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附片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服5剂后,腹泻即止,胃纳渐增,以后用健脾益胃之剂以理善后。粪检二次未再找见滴虫。(见《新中医》1981年第7期)

[评析]本病临床少见。患者肠鸣腹泻,完谷不化,属脾胃虚寒运化失职,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受损不能腐热水谷,因而虫乘此而袭之,致腹泻不止,经治不愈,缠绵三年之久。脉症合参,乃脾肾阳虚,方用理中汤、真武汤温补脾肾,使肾阳振奋,脾阳得煦,中气得健,故不治虫而虫自灭矣。(李祥云)

顽固腹泻

[病案]季某,女,30岁。大便溏泄已五年。时而便下粘冻,状如鱼脑,夹有完谷不化,日六七次,间或一日一行,便艰如栗,外裹粘冻,腹中鸣响,临圊腹痛,下坠不爽。晨起脘腹攻撑不舒,入晚腹中气胀更甚,头晕神疲,夜寐不安,形体消瘦,舌质红,苔薄糙,脉细弦。追询始知五年前因家庭口角,情志不遂而致是疾。屡进理中丸、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等温中补气、健脾止泻之剂。仅获收效一时,始终难愈。

[治则]疏肝理脾。

[方药]炙乌梅5克,炒川椒3克,黄连3克,炮姜炭3克,淡吴萸1.5克,金铃子9克,生杭芍10克,生甘草3克,生麦芽12克,木瓜10克。服5剂,便泄渐止,痛胀亦减,共服21剂。大便日行一次,黄软正常,诸症消失而愈。(见《江苏中医杂志》1981年第1期)

[评析]本案属肝泄之病,因郁怒挟食,肝气犯脾所致。患者因口角抑郁,木失条达,厥气横逆乘脾,乃见脘腹有气攻撑,胀满不舒,泄泻频作,木郁化火而便下艰结如栗,临圊腹痛,下坠不爽,脾虚中寒则有完谷不化,形体消瘦之象。当此木旺脾弱,寒热错杂之机,故于仲景乌梅丸方去党参、附子、细辛、桂枝、当归、黄柏,加吴萸、金钤子、生杭芍、生麦芽、生甘草、生木瓜,干姜易炮姜炭,含苦、辛、酸、甘于一炉,五年之沉疴,得以治愈。(马荫笃)

便秘(高年性肠梗阻)

[病案]刘某,女,72岁。腹痛一周,继而腹胀便闭,压痛,时有恶心感,某医院经X线拍片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完全性),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温38.3℃,白细胞20.1×10/L(20100/立方毫米,中性89%,淋巴11%。考虑患者高龄,采用保守治疗:灌肠、插胃管,注射抗生素,葡萄糖静脉滴注等,四天后未好转,患者家属不愿手术而找中医求治。刻见腹大如鼓,左脐旁突出,脉实大而数,大便周余未解,呕吐黑水。

[治则]润燥通便,解结镇逆。

[方药]净芒硝150克,鲜莱菔1500克,煮汤服。生赭石30克,研细末,吞服。服1剂后,呕吐已止,腹中肠鸣辘辘,并得矢气,大便一次,稀水样,量少,色如咖啡,苔、脉如前,唇红齿干。里结之滞,动而末下,但蒸蕴之热,已劫其气阴,再从原意参入清养之品:乌玄参9克,南沙参9克,大麦冬6克,生赭石18克,大白芍6克,茯苓6克,川石斛9克,橘白3克,制女贞9克,绿豆衣9克,大力子9克,杜苏子9克,冬瓜子9克,玄明粉6克(冲服)。服1剂后,大便四次,色褐量多,臭秽异常,宿滞已下,嗜卧已止。但玻虽较舒而腹形未变,左脐之旁,尚有高突,气阴被劫,舌光今又起糜。今专从清养气阴以增液:鲜石斛9克,乌玄参9克,南沙参9克,大麦冬6克,大白芍6克,冬瓜子9克,赤茯苓9克,制女贞9克,绿豆衣9克,杜苏子6克,瓜蒌皮9克。1剂药后,一昼夜大便又下四次,腹形已变,左脐旁高突已平,腹胀大减,脉之实大转为滑数,舌糜亦化,肠结已通,危局已解,舌质转深红、光亮无苔,头汗。此不仅劫津耗气,且血液被伤,当从原意更进一层:大生地9克,大麦冬9克,鲜石斛9克,大白芍6克,生牡蛎12克,浮小麦30克,绿豆衣9克,南沙参9克,冬瓜子9克,人参须4.5克,橘白3克,瓜蒌皮9克,赤茯苓9克。连服2剂后舌色转淡,脉滑数减,头汗止,便行四次,宿滞已除,腹胀得退。但舌干无津,津气未复,仍宗原意出入:鲜石斛9克,绿豆衣6克,南沙参9克,乌玄参9克,橘白2.4克,生白芍6克,大麦冬9克,冬瓜子9克,生苡仁9克,生牡蛎15克,赤茯苓9克,丝瓜络4.5克。连服5剂,胃纳日增,舌干转润,津气已复,停药观察两星期,已能起居如常,情况良好。(见《中医杂志》1963年第10期)

[评析]本例始而腹痛,继而胀满呕吐,大便不解八日,脉形实大而数,“痞满燥实”是大承气汤证,但有呕吐之症存在,胃津已伤,就不适用大黄,虽腹胀如鼓,然舌光如镜,就不适用枳实、厚朴。以当前病势来说,又非下不可,所以重用芒硝之润燥解结,莱菔之宽肠理气。赭石之镇逆止呕,果然达到通便的目的。虽得矢气,大便已通,热腹满未减,里实尚存,还需继续通下,但年高气阴大亏,叠进清养增液之剂以善其后。(马荫笃)

脱肛

[病案]包某,男,63岁。患脱肛病已二十年,每当大便时肛门直肠便脱出约6厘米长,经常便血,疼痛难忍,每次大便后必须用手帕或手纸托着直肠慢慢送回去,非常痛苦,曾多方求医诊治无效。

[治则]收涩固肠止泻。

[方药]煨诃子60克,研细,每服3克,每日2次。服药七天脱肛完全消失,大便时无血无疼痛,六个月后,旧病复发,又用该药十天,治愈。随访五年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7年第5期)

[评析]诃子性平味苦酸,药性酸有收涩能力,入肺与大肠经,入大肠经后能收脱止泻,诃子煨用可增强涩肠能力,故药后收效。(李祥云)

直肠脱垂

[病案]杨某,男,46岁。患者6岁时,因吃野果引起腹泻,继后,每次大便即发生脱肛,症状逐渐加重,曾两次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症状缓解期只有一年余。多年来,服了大量中西药物均无效。体检时发现,当患者作排便动作致腹压增加时,直肠连同肛管一起脱出,可见明显环状皱襞,脱出部分,长达12厘米,呈圆柱状,上下粗细均等,粘膜表面糜烂,呈慢性炎症,指诊可触及较硬的肠壁,粘膜表面有环状沟。

[治则]消肿、涩肠、止痛。

[方药]菝葜90~120克,金樱根(少数情况下用籽)60~90克,煎剂,分饭前后三次服用。二十三天后,症状明显改善,大便脱出的直肠,可以自行还纳,五十二天即完全治愈。(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10期)

[评析]该病又名脱肛,又名截肠。金樱根酸涩收敛,入大肠经有涩肠之功,对于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经常用之,菝葜又名铁刺苓,有消肿止痛之功,二药合用消肿、涩肠,疗效较好。凡是单纯脱肛者(即不伴有痔核、息肉和肿瘤等),不论病程的久暂,脱肛的程度,性别、年龄,气虚下陷或是湿热下注,效果均满意。(黄宣能李祥云)

术后腹部剧胀

[病案]许某,男,59岁。1983年2月10日就诊。因患胆囊结石而住院手术治疗,术后腹胀,不能进食,经会诊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并给予大承气汤攻下,同时加服麻油250毫升滑肠通便,药后仍不排气,腹胀剧不解,大便不通,精神萎靡,四肢不温,面色晦黯,语言低微,苔白腻,脉缓。

[治则]益气温中,理气消胀。

[方药]红人参6克,紫蔻12克,石菖蒲25克,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酒当归12克,沉香10克,枳实20克,厚朴15克,干姜10克,槟榔10克,茯苓20克,砂仁10克,大腹皮10克,甘草10克。先服1剂,矢气频频,排气后腹部舒适,腹部按之较前平软,能进米汤,再以原方加减续服2剂,排便11次,排气增多,胀满消失,知饥欲食,病愈。(见《河北中医》1986年第2期)

[评析]术后腹胀是常见之症,一般用大承气汤治疗后多能排便、排气,腹胀缓解或消失,但有的患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停滞中焦,非用大承气汤攻下所能治愈的,应拟益气健脾,温中消胀治之,方选厚朴温中汤加减,使脾胃运化如常,浊气得以排出,则腹胀满消失。(李祥云)

解便泪下

[病案]郝某,男,23岁。1981年9月诊。二个月来,每逢大小便时则泪下不止,直至便罢方休。患者无精神及体质异常,目无红肿热痛,脉舌正常。

[治则]补肾固摄。

[方药]金匮肾气丸10丸,每服1丸,日2次,淡盐汤送下。10丸服尽小便时泪下消失,大便时仍有泪下,嘱再进10丸,泪下消失。随访未见复发。(见《陕西中医》1985年第1期)

[评析]本例极为少见。泪乃五脏六腑之精气所化生,正常者泪不外涌,是肾精裹藏之故,今泪外溢,可知肾气虚衰,裹藏失权。故治以肾气丸而愈。(吕志连)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病案]宋某,男,47岁。一年来头痛眩晕,口干内热齿鼻时衄,面色红赤,血压增高至17.3/13.3kPa(130/100毫米汞柱),舌质紫黯,苔黄褐厚腻,脉沉弦数。红细胞6.13×1012/L(6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205克/L(20.5克%),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治则]清肝凉血,化瘀消滞。

[方药]龙胆草15克,黄芩15克,泽泻15克,川芎15克,藕节30克,白茅根30克,鸡血藤30克,山扼9克,桃仁9克,红花9克,三棱18克,莪术18克,银柴胡12克,银花25克,丹皮5克,芦荟2克,青黛3克。连服25剂。头痛眩晕显减,出血已止,但出现便溏,乏力,脉转沉细。前方减龙胆草,去芦荟,续服三个月,症状消失,血象及血压保持正常范围。(见《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1期)

[评析]本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血液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亢进,红细胞数及血液粘度增加,引起血管扩张和血流缓慢,临床表现为头痛持久不愈,头胀眩晕,面赤口干,耳鸣失眠,便秘尿黄,手足刺麻,齿鼻衄血等,脉弦,舌质深红紫黯,夹有瘀点。西医治疗主要是抑制造血功能,但有副作用,因此疗效不理想。中医辨证认为进展期多属肝热血滞的实热症,拟寒凉直折,务需大便通畅实热方可外泄。若出现脾虚现象,可减苦寒药量,酌加党参,若出现血色素下降而白细胞增高,宜加清热解毒之剂如紫地丁、百花蛇舌草等。(吕志连)

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症

[病案]庄某,男,29岁。1978年11月10日诊。患者畏寒发热,咳嗽气促已一个月,经某医院检查,发现巨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白细胞46×10/L(46000/立方毫米),杆状细胞1%,中性细胞2%,嗜酸细胞91%,淋巴细胞6%,诊为:肺炎,肺吸虫。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及口服氨茶硷、扑尔敏、左旋咪唑等均未效。现症:时有寒热往来,咳嗽气促,痰粘不易咯出,头侧及胸胁痛,胃纳不佳,或见呕恶,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如常,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查体:体温37.6℃,神清,咽(-),胸骨无压痛,腹壁柔软,淋巴结无肿大。胸透: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房室率54次/分。血检:白细胞47×109/L(47000/立方毫米),中性细胞2%,嗜酸细胞93%,淋巴细胞5%。

[治则]和解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柴胡6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前胡6克,犊梗6克,枳壳6克,黄连9克,瓜蒌15克,旋复花9克,厚朴6克,甘草4.5克。每日1剂。至11月22日止,前后计诊5次,均按原方为主进行加减,如纳少呕恶加竹茹;气促咳嗽加苦杏仁,痰黄稠粘加苇茎、枇杷叶。共服药10剂。血检:白细胞8.5×10/L(8500/立方毫米),杆状细胞3%,中性细胞77%,嗜酸细胞2%,淋巴细胞18%。(见《江苏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

[评析]本症属邪犯少阳,内挟痰热,故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组成柴胡陷胸汤,能疏利肝胆,清泄湿热,祛痰宣肺,故内热清,白细胞及酸性粒细胞能恢复正常。(马荫笃)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病案]孙某,男,45岁。齿衄多年,近月发作频繁,量多色鲜,伴鼻衄、紫癜,两胁掣痛,引及少腹,痛甚拒按,头晕目花,面色不华,舌质紫黯、边瘀、苔薄,脉弦紧,多次检查血小板均大于1200×10/L(120万/立方毫米),诊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治则]疏肝活血。

[方药]柴胡9克,当归9克,郁金9克,乌药9克,枳壳9克,桃仁9克,丹皮9克,赤芍9克,川芎9克,红花15克。连服30余剂,衄血已止,紫癜鲜见,胁腹疼痛均除。多次复查血小板均少于30万。(见《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1期)

[评析]此病多系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因不明,临床少见。起病缓慢,反复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本案以肝经气滞,血瘀络道而外溢致衄,其本为肝郁,标为血瘀,故以疏肝活血祛瘀法而效。此与养阴法治疗不同。(吕志连)

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

[病案]李某,女,21岁。1965年6月16日入院。发热、咽痛一天,注射青霉素及口服退热片(药名不详)后,发热更高,咽痛加重,乃至吞咽、说话困难。入院后体检:体温39.5℃,咽部红肿,局部有脓性分泌物,下颌淋巴结肿大,皮肤有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心肺正常,肝大1厘米,质软,脾未扪及,苔薄白,脉浮数。血象检查:血红蛋白136克/L(13.6克%),红细胞5.05×10/L(505万/立方毫米),血小板140×10/L(14万/立方毫米),白细胞0.7×109/L(700/立方毫米),中性12%。诊断: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咽峡炎。

[治则]辛凉解表,利咽解毒。

[方药]银花24克,连翘15克,竹叶9克,牛蒡子9克,薄荷3克,马勃9克,板蓝根30克,生甘草9克,桔梗9克,芦根3克。急煎送服,并以冰硼散吹咽。服药后热浙退,咽痛稍减,汗微出。复查血象:白细胞1.050×10/L(1050/立方毫米),中性10%。次日在原方上加用荆芥,以防凉药太过,有遏邪之弊。同日骨髓穿刺检查,示粒系统增生低下,核象左移。入院第三天,白细胞升至3.5×10/L(3500/立方毫米),中性40%,体温正常,咽痛明显好转,于前方中去荆芥、薄荷,加山豆根9克,射干6克。治疗六日后,白细胞升至7.7×10/L(7700/立方毫米),中性48%。治疗十一天痊愈出院。(见《中医杂志》1981年第3期)

[评析]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多属温热病或喉症范畴,应从温热病之卫气营血的传变中进行辨证施治。病在卫分,应以辛凉解表,辅以清热解毒之法,可用银翘散化裁。病入气分,当以辛寒清气、苦寒泻火之法,用白虎汤、三黄解毒汤、普济消毒饮治本。若病传营入血,必得清营泄热、凉血散瘀之剂,方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化裁。治疗这类病人,尚应结合咽喉病变选加解聋利咽之品,如板蓝根、牛蒡子、山豆根,射干及冰硼散吹喉等。(马荫笃)

变应性亚败血症

[病案]金某,男,50岁。1976年9月9日入院。1976年1月突发高热(40℃),无任何伴随症状,服四环素后热退。3月28日发热又起,除头昏、乏力外无其他症状。在地段医院检查发现,咽部充血,血沉,17毫米/小时,粘蛋白183毫克%。胸透(-),药后十天热渐退。以后仍间断发热,午后潮热,形寒怯冷。入院检查:体温39.2℃,血压16.0/9.3kPa(120/70毫米汞柱),脉率120次/分,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颏下、双侧颌下及左锁骨上。两侧腹股沟各扪及黄豆大的淋巴结,活动度好,表面光滑。咽峡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肝肋下1厘米,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血常规:白细胞10~20×10/L(10000~20000/立方毫米),中性多核粒细胞80~88%,血红蛋白120克/L(12克%)心尿常规:蛋白(±),血沉30毫米/小时,肝功能检查属正常范围。超声波检查:肝、脾(-)。骨髓涂片检查:粘细胞增生,伴退行性变,提示感染。西医诊断:变应性亚败血症(以下简称亚败)。苔中剥、舌红,脉细数。入院后三个月内,体温一直波动于38~39℃之间,抗生素治疗无效,曾用消炎痛25毫克,一日三次,治疗十天,体温降至正常,停药后体温又上升。先后投用小柴胡汤、达原饮,服药10余剂,未见效。

[治则]养阴退热。

[方药]青蒿9克,鳖甲15克,知母9克,生地9克,地骨皮9克,秦艽9克,丹皮9克,银柴胡9克,黄芩9克,太子参15克,黄连1.5克,白薇9克。10剂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观察数日,体温始终稳定于36.6~37℃。遂于1976年12月29日出院。出院后曾继服上方14剂。随访一年半,体温一直正常。(见《新医药学杂志》1979年第1期)

[评析]变应性亚败血症,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或消炎痛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不能长期使用。曾有报道,用中医传统方药小柴胡汤,神犀丹、达原饮及草药四季青治疗本病有效,但病例数太少,尚不能作一定论,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病例住院期间,属邪热留恋阴分,阴虚内热之症。先用养阴清熟的青蒿鳖甲汤治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热未退尽。后选用清虚热作用较强的清骨散与青蒿鳖甲汤合而治之,遂获全效。(马荫笃)

骨髓增生综合征

[病案]王某,男,53岁。1974年8月某日就诊。1970年起面色发红紫,1973年发现高血压18.6~20.0/13.3KPA(140~150/100毫米汞柱),1974年在某医院检查,肝脾肿大均在肋下2厘米,血红蛋白200克/L(20克%),红细胞7.39×1012/L(739万/立方毫米),自细胞11.2×10/L(11200/立方毫米),血小板368×109/L(36.8万/立方毫米)。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多见,血小板成堆。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曾用放血疗法无效,后用马利兰治疗二十月无效。当时血红蛋白220克/L(22克%),红细胞6.09×1012/L(609万/立方毫米),白细胞6.2×10/L(5200/立方毫米),血小板650×10/L(65万/立方毫米)。患者形体壮实,头昏胁胀,口苦咽干,齿衄,面色紫红,腹中痞块,舌质黯红、苔薄,脉沉弦。

[治则]活血化瘀,清泻肝胆实热,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草9克,黄芩9克,生栀子9克,川芎6克,银柴胡9克,银花9克,生地9克,元参9克,莪术9克,三棱9克,鸡血藤12克,白茅根12克,藕节12克。服20余剂,症减,血红蛋白165克/L(16.5克%)。续进此方共56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130克/L(13克%),红细胞4.4×1012/L(44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0×10/L(10000/立方毫米),血小板165×10/L(16.5万/立方毫米)。1975年3月复查血象及骨髓象正常。(见《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年第2期)

[评析]本例有血管神经症状,肤色红紫,脾大,血红蛋白大于18克,无其他可致红细胞增多之原因,结合骨髓象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在治疗上曾用马利兰效果不显。经中医辨证,见肤色紫黯,腹中痞块等瘀血之象,此外尚有口苦、咽干、胁痛、脉沉弦、血压偏高等为肝胆实热之证,故以龙胆泻肝汤加活血药物治疗,20余剂收效,以后血象及骨髓象正常。(马荫笃)

血卟啉病

[病案]王某,女,32岁。1976年10月15日就诊。患者于1974年3月15日生气后,当晚发生全腹剧烈绞痛,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用阿托品,杜冷丁不能缓解疼痛。大便十余天未解,手麻,双髓以下感觉迟钝,继之双下肺瘫软不能行走,脚抽搐。住入东北某医院,诊为“血卟啉病”,给予维生素B族药物、冬眠灵及针灸,中药等治疗四个月,症状好转出院。此后常于情志不畅,月经前后,出现上述症状。现因外感后,上症复发而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02次/分,血压16.8/13.3kPa(126/100毫米汞柱),面色晄白,表情痛苦。皮肤、全身淋巴结、头颈、心肺皆无异常所见。腹平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可及1.5厘米,未触及包块,脊柱四肢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化验:屎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10月21日尿卟啉定性阳性,据此仍诊为血卟啉病。入院后曾给予维生素B族,静滴奴夫卡因,依地酸钙钠(EDTA)及葡萄糖、氢化考地松。ATP、辅酶A,口服阿斯匹林等,均无明显效果。为缓解剧痛曾间断用冬眠灵和麻醉镇痛剂。10月21日试用中药治疗。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数日无效。

[治则]益气养血,理气化瘀。

[方药]浮小麦45克,大枣5个,生甘草15克,制香附12克,瓜蒌9克,党参30克,杭白芍30克,当归15克,地龙12克,生蒲黄9克,炒五灵脂12克,延胡1.8克(冲)。服上药10剂,腹痛明显减轻,余症改善,尿卟啉定性转阴。再宗上方加减,继续服药13剂,再复查尿卟啉定性仍为阴性。至12月25日,尿卟啉定性仍阴性,其他检查基本正常出院。(见《新医药学杂志》1977年第10期)

[评析]本例为难治之疾,先予和胃降逆的药物治疗不效,后改用益气养血、理气化痰的药物治疗,病情获得迅速缓解,尿卟啉定性三次复查阴性。益气药能振奋脏腑的功能,补血增强人体抵抗力,理气活血可改善血循环,如此配伍治之病愈。(马荫笃李祥云)

狐惑(一)

[病案]黄某,男,成人。1976年4月21日初诊。患者1971年10月5日起连续高烧(39.7℃)三天,继而口腔、面颊、舌唇部多处出现溃疡疼痛,生殖器阴囊处发生较大面积的溃疡,流黄水,下肢出现多形性红斑数个,背部亦有散在性小泡疹,胸闷,咳嗽。曾用维生素、强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药治疗,高热虽退但口腔、面颊、唇部粘膜溃疡迁延不愈已达五年,常年低热,病情时轻时重,影响工作学习,影响说话进食,行走困难,经常依赖维生素、强的松及中药。患者异常痛苦,内心烦躁,口苦咽干,夜不安寐,手足心热。检查:两目畏光流泪,结膜轻度充血,内外皆有少量白色分泌物,口腔内有多处溃疡,左颊部粘膜有2×3厘米溃疡,上唇粘膜有1厘米直径大小剥脱糜烂,舌体肿胀少苔,腰部有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边界清楚,背部及下肢有铜钱大小的斑痕,周围发红,中心伴有小泡疹、脓疱,脉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清热生津。

[方药]干地黄15克,麦冬15克,白芍6克,龟版30克,石斛9克,阿胶9克,黄连6克,黄芩6克,竹叶12克,生甘草6克,五味子3克。服5剂并外用青黛散涂口腔溃疡面,清热止痛,同时停用西药。药后病情大减,原方再服10剂,口腔、面颊、唇部溃疡面变浅。趋于愈合,再服原方15剂竟获全功。之后再服知柏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9克,服一个月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7年第5期)

[评析]眼、口、生殖器三联症,又称白塞氏综合征,除上述部位病变外,还可侵犯皮肤、关节、心血管等处,病情复杂,病因至今不清,该病与祖国医学所指的“狐惑”相似,《金匮要略》曰:“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千金方》认为该病“由温毒气所为”。该患者病已五年,缠绵不愈,热病损液,热邪久羁,多深入下焦,劫烁肝肾之阴,又久病必伤肾,肾阴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阴虚,心阳偏亢,虚火上炎,故而有舌体肿胀,口舌糜烂溃疡,失眠心悸,低热烦躁等水亏火旺的现象,肝开窍于目,肾在下开窍于二阴,肝肾阴亏,津液不能滋润关窍,使眼、二阴病变且久久不愈。今用复脉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治之,能滋补肝肾,清热生津,使水生火降,水火相济,阴平阳秘,斯病愈矣。(李祥云)

狐惑(二)

[病案]高某,男,49岁1977年12月1日初诊。自述口腔溃烂,下阴疮疡等症状已二月余,经治无效。舌质淡红,苔白腻而黄,脉沉弦滑。

[治则]清热、解毒、养阴。

[方药]银花50克,连翘25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生地20克,丹皮15克,黄柏15克,元参2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膏20克,枇杷叶20克,石斛20克。2剂后,疮疡疼痛减轻;继服2剂,症减大半,脉象沉滑,舌苔白腻,继以前方加板蓝根20克,连服4剂。四诊时症状消退,疼痛已除,惟时有口干苦,口唇发热,原方减元参、石膏,加酒大黄5克,服3剂而愈。(见《老中医医案》,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评析]《金匮要略》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的记载,本案系肠胃湿热蕴留日久,热伤血分所致之狐惑病。通过清热解毒养阴之法,2剂后疮疡疼痛减轻,4剂后症消大半,8剂后症退,仅留口干等症时,略作加减3剂而愈。可见中医治病贵在辨证。(吕志连)

 

赞(0)
修元健康网 »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17】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