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冻卵就能想生就生?大量冷冻卵被浪费,律师提醒须注意这些风险_冻卵:女性生育的权利还是陷阱?

近日,郑爽涉嫌代孕遗弃风波引发社会热议,女性生育问题再次受到关注。
事实上,随着社会观念、社会对女性期望的变化,女性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现象,而这也带来了高龄女性的生育能力保护问题。冻卵技术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在冻卵合法化的国家如澳大利亚,越来越多女性选择冻卵。但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该国维多利亚州,截至2020年,冻卵的女性数量比2019年增加了近30%,但2020年只有159人使用了冷冻卵,使用率仅为3.9%。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冻卵?冻卵是否能“一劳永逸”?是否有健康风险?以及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冻卵:女性生育的新选择
冻卵技术被称为“生育保险”,最初是为了帮助患有癌症等“绝症”的女性保留生育能力,使她们以后可以通过体外受精(IVF)的方式生育。
由于全球女性在教育和事业上的追求越来越高,加上女性社会地位的快速提升,晚婚晚育在多国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数据显示,从1987年到2017年的30年间,澳大利亚35-39岁女性的生育率翻了一番,而40-44岁女性的生育率增长了两倍。
为了保留生育能力,“择卵冷冻”现在越来越成为普通女性生育的新选择。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在《英国医学杂志·伦理学》(BMJ Ethics)上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仅在该国维多利亚州,截至2020年已有4048名女性冻卵,比2019年增加了近30%。
在国内,冻卵并不完全合法,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律师翟晓静对健康界说,根据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的规定,只有患有不孕不育症且持有结婚证、身份证、准生证的夫妇才可以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诊疗。
“冻卵”属于辅助生殖技术范畴,只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考虑冻卵:有不孕病史及助孕指证的夫妇,在取卵日丈夫取精失败且不接受供精的特殊情况;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癌症患者,在手术和化疗之前可先进行卵子冷冻。
尽管如此,国内仍有不少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未婚女性选择赴境外冻卵,类似报道屡见不鲜。其中,公开冻卵的女性就包括徐静蕾、蔡卓妍、林志玲等多位明星;为了让中高级女性管理者享受冻卵等高科技辅助生育福利,携程更是在2018年7月宣布为她们提供10万至200万元以及7天年假待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冻卵:女性生育的陷阱?
选择冻卵的女性普遍认为,“冻卵”是世上唯一的后悔药,可在自己想生育的时候再生育。但却忽视了冻卵背后的风险。
纽约市人类生殖中心博士库什尼尔(Kushnir)表示,该中心冷冻了数百名女性的卵子,但多年来,还鲜有人使用这些冷冻卵子怀孕,因此,仍无确切证据表明冷冻卵子能成功形成胚胎的机率有多高,意味着并不能100%保证女性可通过冷冻卵子成功生育。
翟晓静表示,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数据显示,冷冻卵子的存活率并不高。即使存活、成功解冻,相比新鲜卵子,用冷冻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其胚胎出生率也较低。此外,用冷冻卵子生育的孩子,其儿童期患癌风险,是正常生育孩子的两倍以上。
“在取卵过程中,为获得较多的卵子用于保存,需要进行促排卵治疗,而这一治疗过程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翟晓静补充。

赞(0)
修元健康网 » 冻卵就能想生就生?大量冷冻卵被浪费,律师提醒须注意这些风险_冻卵:女性生育的权利还是陷阱?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