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肾病大夫黄晓晔,从医五十多年,门诊上,很多肾友问我:“黄大夫,我尿蛋白老是反复,肌酐也稳不住,是不是该进补了?”
我往往摇摇头说一句:“不是不能补,但补得不对,就是帮倒忙。”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很多慢性肾病的根,其实不在“肾”,而在“脾肾双虚”。
中医讲,“脾主运化、肾主封藏”。脾虚了,水湿运不出去,就会困住肾脏;
肾虚了,封藏不住精微,蛋白就从尿里漏出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失健运、肾失固摄”——尿蛋白反复,肌酐止不住,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临床调理这类脾肾双虚型肾病时,我常用三味药组合:
黄芪、炒白术、山药。它们不是“猛补”,而是温和而扎实地从根本调起。
-
黄芪:补气固表,增强肾的封藏力,是蛋白尿的“守门员”;
-
炒白术:健脾燥湿,帮身体把多余水湿运走,减轻肾脏负担;
-
山药:既健脾又益肾,平补而不燥,是脾肾双补的温和“润滑剂”。
三者合用,有补、有运、有固,是非常适合蛋白尿反复、肌酐不稳人群的经典组合。
李先生,45岁,慢性肾炎,肌酐180μmol/L,尿蛋白2+,伴有明显乏力、腹胀、大便稀软,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
典型的脾肾两虚、水湿困阻。
我用“黄芪+炒白术+山药”为主,加茯苓、车前子、金樱子做配伍,
调理一个月后,小便泡沫少了,人也有劲儿了;
三个月复查:蛋白尿稳定在±,肌酐维持在140上下。
他说:“我没想到不是补肾,而是调脾肾,效果反而更好。”
肾病调理,不是一味往肾上“猛补”就行,真正的护肾,是扶正固本,脾肾同调。
黄芪、炒白术、山药这三味药,就是最实在、最中正的护肾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