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中医师第一次的诊断,就会被确诊其心包经是阻塞的。因此,中医师认为心包积液过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可是,这些患者只有到了病情极为严重时,才会被西医确诊为心脏方面的疾病,那时通常都已经回天乏术了。因此,这一类病人多半都死于风湿性心脏病。从这个病名看来,西医认为最终的心脏病是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炎成了心脏病的病因。
可以用食指第二个指节按摩昆仑穴,也可以借助按摩棒(如图)。按摩的时间约一至三分钟,如果按摩时有强烈的痛感,则按摩的时间长一点。通常不痛时代表经络应该是通畅的。
但是当身体血气很低时,会由于身体神经系统的迟钝,造成即便经络不通也没有痛感。
按摩昆仑穴就能在肋骨下的位置听到流水声的变化,因此,理想的做法可以一边按摩一边听流水声,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掌握按摩的诀窍。
第二步:按摩膻中穴
膻中穴在身体正面中线的任脉上,在两个乳头的联机和身体中线相交的位置。可以用大拇指按摩膻中穴,心包积液过多时,这种按摩有强烈的疼痛感。每次按摩一至三分钟,不需要太用力,免得一次按摩之后,接下来几天一碰就痛。
用手按摩膻中穴的缺点是很容易造成强烈的疼痛感,另外有一种类似气功的方法,利用意念按摩就没有这个缺点。
把手指轻轻放在膻中穴上,完全不用力,只是指引自己的意念集中于膻中穴。数分钟之后,指尖上如果能感受到和心跳相同的脉动,就表示意念已经集中于那个穴位了。然后持续一段时间,时间愈长愈好。这就是意念按摩,比用力按摩的效果更好。这个方法用来按摩胸前的主要穴位,有很好的效果,但四肢上的穴位则由于意念不容易集中在那些部位,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做到。
以前孩子小时,我常用意念按摩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入睡。方法是将我的手放在孩子的膻中穴,把我自己的意念集中于指尖,同时要求孩子也把注意力集中于我放手指的部位,当他的意念集中时,我能立即察觉血脉的跳动,就像手摸着心脏似的。他一分心,脉动立即消失,随即敦促他集中意念。这时他身上的血液会往膻中穴集中,大脑的供血减少了,很快就能入睡。这是帮别人意念按摩的方法。
在帮别人按摩时,也要利用一部分自己的意念才会有好的效果,不能只用蛮力。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集中于对方的穴位,如果配合适当的力度(不需要很用力),被按摩的人会感觉力度像是钻入穴位深处,而且愈来愈深,这是最理想的按摩。这种按摩的方法,只要有些微的揉动,幅度不需要太大,也不一定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有时只是前后微动就可以。
第三步:按摩两手的心包经
前面提过子午流柱的经络顺序,心包经在肾经的下一条,是从胸往手循行。按摩时则逆着方向从手指尖的中冲穴往胸的方向。
有一种说法,顺着经络循行的方向按摩为补,逆向则为泄。按摩心包经的目的在于排除经络中过多的垃圾,因此为泄。
按摩心包经,通常以大拇指顺着穴位逐一按摩。没有经验的人,穴位的定位是一件很困扰的事,由于每一个人的身高、手脚的长度都不同,因此,穴位不能用一般的尺来量。中医用的是每一个人自己身上某一个部位的长度作为量尺。可以用拇指第一节长度为一寸,或以中指第二节长度为一寸,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加起来的宽度为一寸半。
心包经在手臂内侧的中心线上,按摩从中冲穴开始,依序为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等九个穴位。寻找穴位时,先用拇指第一节或中指第二节的长度,依下列位置说明找到大略的位置之后,在前后左右附近试按,通常正确穴位点被按的感觉和非穴位点有明显的差异。有时会比较痛,有时会比较酸。刚开始有一点难度,试过几次之后,就很容易了。如果真的很困难,建议就近找个中医专业的经络按摩师傅指导。
●中冲穴在中指指节上。
●劳宫穴在握拳时中指指尖触及掌心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横纹中线。
●内关穴距大陵穴两寸。
●间使穴从大陵穴上三寸,也就是从内关穴上一寸。
●郄门穴从门使穴再往上一寸。
●曲泽穴在肘横纹中央。
●天泉穴乳头等高线下一寸。
●天池穴乳头外一寸,和乳头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