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名医施今墨辨治心衰,分阶段轻重用药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因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心衰患者的数量是在逐年上升,影响着数百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和寿命。中医在心衰的治疗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历代医学家在临床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代名医施今墨辨治心衰经验

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认为本病以心气心阳不足为多,或有心气心阴(血)虚者。其临床发作症状,则呈气逆(滞)血瘀(郁)、水气泛滥为要。

若以心脾两虚之证为主,而呈心悸气短、纳差肢肿、失眠神疲者,则用归脾汤、柏子养心丸以益气养血、补心健脾。

若以水肿为主,当判断证候虚实。虚证为心气(阳)不足,肾阳虚衰。初期轻则益气强心,通阳利水,药如黄芪、党参、桂枝、茯苓,只从心阳治疗即可收效;晚期重则宜温肾壮阳、利水消肿,以附子、白术、桂枝、黄芪、防己为主,并用金匮肾气丸、滋肾通关丸,必须心肾同治,方有作用。水肿重症,拟活血、行气、利水之法,以气滞血瘀、水气泛滥为标实图治;若水道通利,腹水见消,即改用桂附八味丸缓补脾肾而效。

1929年,名医施今墨因抗议“废止旧医案”事件名声大噪,后以治疗汪精卫岳母痢疾及一例风心病患者闻名。其中,风心病案例中,患者被西医判定无救,施今墨仅用松仁食疗‌治疗,嘱其每日嚼服松仁至白乳状,一麻袋松子吃完后症状消失,复查显示痊愈‌,被视作“奇迹”‌。

施今墨还曾治一位30岁女性心衰患者,患者病程10年,下肢水肿、气短心悸,施今墨以健脾益肾、温阳利水法治疗,治疗中融合防己茯苓汤、麻黄附子汤等古方,体现“病虽在心,根在肾”的思想,强调脾肾同治对心源性水肿的关键作用。最终以金匮肾气丸巩固疗效‌,他分阶段轻重用药,初期轻则以桂枝、黄芪等温阳利水,后期重则加附子、金匮肾气丸强化疗效,最终水肿消退,仅足跗微肿。

中医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调治心衰的两大原因

一是因为中医辨证论治、分阶段、分型而治,注重身心的调节,致力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也取得了显著疗效。能够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对慢性心衰治疗的信心,最大程度激发患者自我修复的潜能、自我免疫代偿的潜能,自我应激潜能,有助于心衰患者的康复,从而增强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最终延长心衰患者寿命。

二是因为临床实践中一些中药对心衰有明显的作用,有大量的病例已经验证疗效,而总结出来的逐步逆转法能起到逆转心力衰竭的作用。由最严重者,体力活动完全丧失,到严重者,体力活动大受限制。再到中度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后来到轻度者,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此阶段可适度正常工作。

经过广慈中医历经十余年研究的系列古方膏滋剂和水蜜丸能营养、修复受损的细胞,逐步调整心脏的功能,调治好原发病心脏瓣膜病,从而逐步逆转心衰,一人一方,分人分程度而治,更安全、更高效。

赞(0)
修元健康网 » 名医施今墨辨治心衰,分阶段轻重用药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