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书的听众,可以点击下面语音收听
医家简介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曾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在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足以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医家解析
《金匮要略》: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黄土汤能温阳止血。其中黄土是君药,是灶心土,又名伏龙肝。经过火长期烧了以后,变成辛温之性,已经不是土味的甘了。主要用它的温涩之性温中焦,例如胃寒呕吐常用它温建中阳。但是现在要注意,烧煤的灶心土其作用就差了。当然,如果没有伏龙肝,可以用其他温脾收涩的药如白术炭来代替它。
这个方剂的特点,不光是大便出血,也可以见吐血、衄血,还可以治疗月经出血过多而中焦虚寒的,但是它必须血色是淡的,血质比较稀,好像水分比较多似的。这是从出血的形状来看的,另外从全身来看,既然是一种虚寒性的出血,而且又是脾阳的问题,因脾主四肢,所以四末不温;由于出血多、阳气虚,所以面色萎黄。气虚为主的,是面色咣白,舌头是淡的,苔是白的,脉是沉细的。所以用灶心黄土为主药,而且是大量的用,然后配上白术、附子温脾阳、暖中土,这样配合黄土补虚祛寒,温建中阳。中阳通过温补得到补充以后,自然能统摄血行。这样,因阳气虚而离经妄行之血,就可以自行归经,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白术可以守中土,有它可奠定中土基础,虽然它的作用不如参,也不如芪,但是它的特点是专门健脾,能够起到奠基的作用。加上了炮附子,就能更好的温脾阳。附子经过炮以后,辛散的作用就差了,而温阳祛寒的作用增强了。这些配合起来就是针对病因而治疗的。因为阳虚不能摄血,所以温阳健脾来统帅血行。
但是考虑到,一个是出血,血已经受伤了,而另一个是血本身就不循经而行,用了热药以后会影响血行,所以加了地黄、阿胶和甘草。甘草一方面是补,一方面是缓,与白术、附子一起能很好地补气,同时通过它的缓来缓解灶心黄土之辛、附子之辛。另外用阿胶、地黄还补血,而且在方中辛燥、辛热之品偏多时,有凉润之意。甘草和阿胶在《伤寒论》中是一对止血药,而且阿胶本身能补阴和止血。
黄芩在这里是作为反佐的药,在这里先讲一下反佐。认定了病的寒热之后,在病没有寒热夹杂的情况之下,用了相反的药,这才叫反佐。苦寒药很多,为什么用黄芩呢?因为它主证是治肠中出血、大便出血,所以着重是用它清肠热。黄芩入大肠、清肠热,这样可以更好地作用于大肠,起到一个反佐的作用。用它主要是防止辛热之品动血。这里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四逆汤为什么要用猪胆汁。血止了以后,这一类病证善后的方剂,可用归脾汤。
灶心土(伏龙胜)–温脾阳且收涩止血
附子–补火助阳;白术:健脾益气
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已复脾土统血之权
阿胶、生地黄–滋养阴血而止血
黄芩–①“治诸失血”;②制诸热药过于温热以防动血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老中医公认好用的12种中成药,抽烟、喝酒、经常应酬的男人都会用得到,价格不贵,收藏备用
生命中没有巧合,任何事物进入你的生命时,代表它和你在同一个频率上
牙龈经常出血是虚火,长久不愈会牙龈萎缩,萎缩严重了压根就露出来
牙痛、夜间磨牙、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口苦、口臭、口渴,用简单小方就解决了
急救手册:爆炸伤、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突发性耳聋、头部受伤、外伤出血、宠物咬伤、触电
王四进经方讲座-77-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阳明证:鼻子干和出血;少阴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半夏散、桔梗汤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上无疾苦!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长按2秒,关注岐伯有道
欢迎多多分享本号内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