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致吐机理
《伤寒论》原文中,栀子豉汤方后注有“得吐者,止后服”的字样,此引起了后世不少医家及研究者的疑惑。为此,自汉代以来发生了不少争论,其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1)认为栀子豉汤是吐剂,如成无己等。他说:“热郁胸膈,当以栀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热...
《伤寒论》原文中,栀子豉汤方后注有“得吐者,止后服”的字样,此引起了后世不少医家及研究者的疑惑。为此,自汉代以来发生了不少争论,其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1)认为栀子豉汤是吐剂,如成无己等。他说:“热郁胸膈,当以栀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热...
一、虚劳不眠用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为《金匮要略》方,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性病者都可选用此方。酸枣仁的用量临床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胖瘦决定,一般用炒酸枣仁...
患者,韩*娟,女性,59岁,汉族。以“自觉气上冲胸伴中下腹空虚感10余年”主诉入院。 患者自诉10年前服中药后,时觉有气自脐下上冲至胸咽,所致胸部胀满不舒及腹部空感,伴有心悸,躯干及头面部汗出,平素畏寒肢冷,身着多层衣物尚不得缓,腰背部冷痛...
小青龙汤为仲景名方,在《伤寒论》中以治疗外寒里饮的咳喘为主。笔者临床跟随成都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退休教授傅元谋老师,临证观傅老用小青龙汤治疗诸般咳嗽效如桴鼓,特对傅老应用小青龙汤治咳经验加以总结研究,以启后贤。 一、原方解析 (1)基本方义...
《伤寒论》引《神农本草经》 药味评略之甘草 甘草这个药,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那么据任应秋任老的统计,在整部《伤寒论》里面甘草出现的次数是70次,我们知道《伤寒论》113方,这里头70方就用甘草。《神农本草经》中甘草的条文放在这儿,我不复述...
仲景《伤寒杂病论》可视为一部药对组拆学,其中药对精意十分突出。仲景药对方有41方,药对配伍若以方名中出现为准,共有54对,倘若细加咀嚼,其味无穷,现归纳于下。 破水救火药对方:干姜+附子=干姜附子汤 泻火护水药对方:大黄+黄连=大黄黄连泻心...
一:单味药物方剂: 4首(3.57%) 1、文蛤散(太阳病)(141) 2、蜜煎导方(阳明病)(233) 3、甘草汤(少阴病)(311) 4、烧褌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2) 二、两味药物方剂: 10首(8.93%) 1、甘草干姜汤(太...
仲景处方不但用药很精简,其配伍也都有一定的法度,写出来供初学者参考。 仲景承认桂枝是温药(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并用苓桂术甘汤治痰饮,可见仲景是以桂枝为温药),所以主要只用于未化热的寒证,而不用于热证。假使已化热而必须用桂枝,...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著名中医学家施今墨先生在治疗不寐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辨证...
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 火劫热盛津伤 第111条云:“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