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佬说小脑萎缩:40 岁是分水岭!前治痰浊开窍,后补肾精填髓,别用反了

小脑萎缩的步态不稳、言语不清,有个很关键的规律。​

三十多岁的,多是突发步态摇晃,伴头晕头重、言语含糊,饮酒后加重;五十岁以上的,常是渐进性行走迟缓,伴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久坐后起身更明显。​

这不是单纯的年龄增长,而是病机本质的转折。​

正文:​

40 岁,是个重要分水岭。​

《内经》言:”人年四十,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
这个节点,决定了小脑萎缩的治法要变。40 岁以前,气血尚盛,病多痰浊蒙窍;40 岁以后,肾精渐耗,病多髓海空虚。​

中青年人的小脑萎缩,看着是脑髓问题,其实是痰浊。​

现在的中年人,应酬频繁、饮食油腻,痰湿内生;长期伏案、缺乏运动,气血瘀滞。痰浊夹瘀,蒙蔽脑窍,小脑失于濡养,功能自然受损。​

这种不适多从步态、言语开始,呈 “蒙窍则乱” 之势。饮酒、熬夜后,痰浊更盛,步态摇晃也更明显。​

头重如裹,是痰浊蒙窍;口苦口黏,是痰湿内蕴;言语含糊,是脑窍失清;肢体沉重,是痰湿困脾。​

再看舌头,舌体胖大、苔厚腻,摸脉弦滑或濡缓,这就是痰浊蒙窍的明证。​

说白了,这不是虚证,是实证。是痰浊阻滞、脑窍不通的实证。​

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正对这个病机。​

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让痰湿有出路;胆南星清化热痰,开窍醒神,打通脑窍阻滞。​

但光化痰还不够,得活血通窍。​

桃仁、红花活血破瘀,川芎、赤芍养血通络,二者相配,既能破除瘀滞,又不耗伤气血;麝香(或人工麝香)开窍醒神,引药直达脑窍,增强通窍之力。​

更妙的是石菖蒲、远志。石菖蒲开窍豁痰,远志安神益智,二者合用,既能清利脑窍,又能改善小脑功能,兼顾症状与根本。​

整个方子化痰、活血、开窍三层递进:​

第一层涤痰汤燥湿化痰,解决源头问题;​

第二层通窍活血汤活血通窍,打通脑窍通道;​

第三层石菖蒲、远志醒神益智,巩固疗效防复发。​

通而不耗,化痰不伤正,针对中青年人痰浊蒙窍的病机,精准对应。#小脑萎缩治疗

张佬萎缩诊记堂于2025.11.04
1821076770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修元健康网 » 张佬说小脑萎缩:40 岁是分水岭!前治痰浊开窍,后补肾精填髓,别用反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