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消字号”的药品有多乱?《柳叶刀》都看不下去了 大家别再掉坑里了_《柳叶刀》曝光“神夫草”乳膏:消毒剂冒充中药,激素成分隐瞒消费者

最近,一种叫做《神夫草》的消毒乳膏意外登上了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版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一位患有早发性点滴状银屑病的14岁男孩,在涂抹了一种自称“中药膏”的产品后,小腿上竟然长出了一种新的皮疹,经诊断为皮纹。两位来自丹麦的医生对此感到好奇,于是亲自试用了这种乳膏,发现它竟然有收缩血管的效果。他们立刻将乳膏送去化验,结果让他们震惊不已。
化验报告显示,这种乳膏中含有0.065%的丙酸氯倍他索(一种强效的糖皮质激素),以及两种抗真菌药物酮康唑和咪康唑,这些成分都没有在乳膏的包装或说明上标明。他们觉得有义务向全世界揭露这种“赣卫消证字(2009)第0504号”的所谓“中药产品”。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乳膏其实根本不是中药,而是中国的一种消毒剂。
消字号产品不是药品
所谓的“消字号”产品,就是指消毒产品,它们属于卫生消毒用品的范畴,主要用于杀灭或清除可能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它们和“国药准字号”产品不一样,消字号产品不是药品。
事实上,消字号和药字号有着本质的不同。
厦门儿童医院药剂科的刘银丽临床药师告诉我们,药品是有治疗作用的特殊产品,必须有“国药准字号”。它们需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审批,才能获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只有有了这个文号,药品才能生产和销售。
由于药品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要保证安全和有效,所以审批过程通常要花费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费用也要数百万甚至上亿。
相反,消字号产品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只要有省级以下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所以这个过程很快,最短一个月就能拿到批号。正因为如此,消字号产品没有治疗效果,也不允许使用“功能主治”等宣传语。
消字号产品乱象频出
然而,有些人被蒙骗,错误地把消字号产品当成药品来使用,这在国内的医生看来似乎是常见的现象。
在省级机关医院的眼科,林泰南医生就遇到了很多滥用眼药水、眼贴的患者。
他们中有不少人带来的小药瓶或眼贴上就明显写着“消”字号。
他介绍说,这些产品大多以治疗近视、黄斑病变或白内障为名,出现在小药店、集市或农村。很多人在使用后都出现了眼睛上皮损伤、皮炎,甚至激素型青光眼。
不久前,就有一位住在福州北峰的老太太,在逛集市时买了一种叫做“藏明液”和“金珂二十六味明目眼贴”的消字号产品,结果导致了药物性结膜炎,眼睛疼得厉害。
同样,对于消字号产品的长期存在的乱象,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分院、福建省皮肤病院皮肤外科的赵雁副主任医师也感到十分气愤。“它们明明不是药品,却大摇大摆地摆在药架上,还用各种治疗功效来诱惑消费者购买。”
更让赵雁医生愤怒的是,为了让消费者使用后能快速见效,一些消字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偷偷加入了激素成分,但这些信息却没有在包装盒或说明书上透露,使得很多不知情的群众在长期大量使用后出现了各种副作用。
而消字号产品冒充药品屡禁不绝的原因,其实和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为了效果好,在一些消字号产品中加激素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刘银丽说。
选购时要小心
为了避免被骗,刘银丽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小心,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号,而消毒产品的批准文号格式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号。
2.要看产品的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如果发现有激素、抗生素、抗真菌等成分,或者有治疗功效的宣传,就要警惕,可能是假冒的药品。
3.要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院购买药品,不要在没有资质的小摊或网店购买,以免买到假药或劣药。
4.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使用药品,尤其是眼药水、眼贴等敏感部位的用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赞(0)
修元健康网 » “消字号”的药品有多乱?《柳叶刀》都看不下去了 大家别再掉坑里了_《柳叶刀》曝光“神夫草”乳膏:消毒剂冒充中药,激素成分隐瞒消费者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