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专家论坛|王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病因和非病因治疗_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进展

门静脉高压(PH)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发症,其诊断标准是门静脉压力超过22 mmHg,或门静脉压力梯度超过5 mmHg。肝硬化是导致PH的最主要原因,占PH的约90%,称为肝硬化PH,属于窦性PH。肝硬化PH的形成是门静脉阻力升高和门静脉血流量增加的综合反映。门静脉阻力升高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是PH的始动因素,它会导致门静脉血流量增加,进而使门静脉压力更高。目前,以减少门静脉血流量为目标的非病因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基于肝硬化PH的发生机制,从病因治疗和非病因治疗两个方面,对现有的药物治疗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和证据支持。
1肝硬化PH的发生机制
PH的发生是多种病因通过不同的途径造成门静脉阻力升高,门静脉压力增高的结果。门静脉压力增高会引起内脏动脉扩张,增加门静脉的回流血流量,加剧PH。同时,内脏血流量的增加会导致体循环的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水钠的重吸收,增加心脏的排出量,形成高输出低阻的高动力循环状态,进一步增加内脏血流量,使PH更加严重,并形成恶性循环。
门静脉阻力升高的根本原因是结构因素和功能因素的影响。各种病因会损伤肝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导致肝星状细胞(HSC)和窦内皮细胞(SEC)增殖、活化和表型转化,引发窦内皮毛细血管化、新生血管生成、血窦周围基质沉积,改变肝血窦的结构,增加血管的阻力。肝硬化时,肝血窦和静脉内的微血栓形成,肠道菌群的易位等因素也会激活HSC和SEC。细胞表型转化使HSC和窦周细胞具有收缩能力,使肝血窦变窄;而SEC的功能受损,使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一氧化氮(NO)的生成减少,而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内皮素等物质的生成增多,使血窦和血管的压力更高。门静脉压力增高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于内脏血管,使其释放NO等血管扩张物质,使内脏动脉血管扩张,并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形成大量的新生血管,增加门静脉的回流血流量,加重PH。
2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抑制炎症、抑制HSC和SEC的增殖活化,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降低肝内血管的阻力。有研究表明,使用核苷(酸)类药物(NU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力。19例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SPH)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HVPG降低了18.7%,60%的患者的HVPG降低了超过20%。Lampertico等的研究表明,用NUC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年,83%的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减轻,在EV进展的患者中,多数有拉米夫定耐药。我国的研究表明,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时,完全病毒学应答的患者的出血率和EV进展程度明显低于未抗病毒和耐药的患者。Selicean等和Hsieh等的研究证明,NUC没有直接抗纤维化和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认为其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而起作用。

赞(0)
修元健康网 » 专家论坛|王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病因和非病因治疗_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进展
分享到: 更多 (0)